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优秀的《古诗词》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优秀的《古诗词》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24    点击:  324 次

优秀的《古诗词》教学设计

网上有关“优秀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设计理念

 1、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2、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1、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

 2、“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1、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2、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第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1、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 ti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2、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

 ⑴ 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

 ⑵ 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

 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

 3、全班再读,教师追问:

 ⑴ “独”坐是“谁”独坐?

 ⑵ 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⑶ 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 ?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

 ⑷ “相看”是相互看:

 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若学生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若学生未能深入,教师需要再追问。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让学生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

 1、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学生作标记后再诵读。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理,不宜由教师直接下结论,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形成彼此认同的意见后诵读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

 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

 “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

 “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

 ⑴ “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

 ⑵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

 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

 1、读古诗,想象画面:

 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⑴ 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⑵ “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⑶ 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 ?(“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

 ⑷ “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⑸ “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⑹ 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

 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第三课时

 一、简介词牌知识,引入本首词的学习

 师:前两首都是诗,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师:现在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

 设计意图:

 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学生点明“忆江南”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忆江南》不是诗,而是词。

 二、自读正音,初知大意,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1、自读正音:

 注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 céng,是“曾经”的意思。谙 ān,熟悉。“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注意读出反问语气。

 2、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自主练读,试背古词,然后同桌互考。

 3、说说词的大意。

 设计意图: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通俗易懂,对词句的理解并不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

 三、借助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

 2、互相提问,释疑解困。

 3、教师提问,讨论解答:

 ⑴ 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

 ⑵ “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

 ⑶ “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

 教师提疑要以学定教,如学生已经提出并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必再提出。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主要是检验学生思考体会的程度,同时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以问引读,深化情感

 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

 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用词来回答)

 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学生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

 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学生还用词来回答,学生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师引读语气的一次次加强,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体会。

 五、综合比较(异同),总结全课

 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

 老师板书:

 同:

 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表现手法,可以加深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

 1、古诗词三首:

 同:

 作者朝代同。

 景物地点同。

 诗词内容同。

 异:

 体裁形式不同。

 诗人情感不同。

 表现手法不同。

 设计意图:板书三首古诗词的异同,既检验了学生对三首古诗词的理解程度,又是对三首诗词内容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的总结梳理,是对诗词理解的提升。

 特别建议

 古诗词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要讲得太多,甚至包办代替,不要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大量地抒发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做,可能填塞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我们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鼓励学生通过注释来理解,借助插图来理解,通过交流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背,熟练背诵来感悟理解。

 教师不要失去引导之责。虽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引导的责任。四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小朋友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如三首古诗词教学均有“教师提问”的环节,这就是一种引导。这个“教师提问”,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外,主要是引向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默认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沁园春?长沙》一词以反帝反封建作为创作主题,是毛泽东所写的著名诗词,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课文《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二、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

一、教时:1课时。

二、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

三、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四、教具准备:

1.投影片

2.录音带:范读带、配乐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二、诵读鉴赏

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①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②生齐读,熟悉内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②理清思路:(见预习提示)

明确: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征:(外观其行,内察其心)

明确: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④自由朗读,试行背诵。(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

检查背诵,若不能背,说明原因可能是没有进入意境;若能背,指出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3、鉴赏评价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入体会,具体把握情感特征。

①联想设疑,制造悬念: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湘江北去,诗人南下?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见P171注释①背景说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深情

要深入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我们有必要了解诗词的抒情方式常识。(参见练习三提示: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就《长沙》的内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怀人忆事抒情。

明确: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

A.?看?统领的借景抒情

写到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讨论提示:红叶、绿水、鸟飞鱼跃,这些景物单独看上去也很平常,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诗文名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从唐僧玄览诗中化出的名句,见初中课文《鸟飞鱼跃的联想》)但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可能是这样的感叹: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水流无情,逝者如斯;

黄叶飘零,生命终结;

苍鹰孤独地盘旋,小鱼无力地漂游;

不是万类竞自由,而是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

明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朗读提示:要想象画面,进入意境,读出关注热爱的积极情感。

B、?怅?、?问?直抒胸臆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索。这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游人,也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

朗读提示:要读出深思。

C、?携?、?忆?、?记?怀人忆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b.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c.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讨论:?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朗读提示:要读出情志。

三、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鉴赏方法: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依据朗读提示,朗读全词,读出感情。

四、赏读结束

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

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

?

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课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古诗词教学应该提倡?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需熟练背诵。首先,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只有出声诵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还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其次,要阅历肤浅的现代儿童去深刻理解古代诗人在特定情境中表达的情感志趣,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了解大概诗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再次,教材中选编的古诗都是古诗中的精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经典性。不仅需要熟练背诵,而且应该在以后任何时候都能脱口而出。基于以上?三要?,在古诗教学中,我把诵读贯穿始终,并且层层推进,第一个层次要求?会读?,第二个层次要求?读懂?第三个层次要求?吟诵?。在诵读中读熟诗句,在诵读中理解诗意,在诵读中体会诗韵,在诵读中感悟诗境。

 二、教材分析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静?是全诗的血脉,?独?是全诗的诗眼。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地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整首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孤寂的心声。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诗句充满了语言美和韵律美。但是对学生来说,诗中有些字词难免有些深奥,如?相和?、?白银盘?、?青螺?,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然而,江南之春,无所不在,美不胜收。?江南好?,?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

 三、学情分析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像画面,体会意境。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亭?庭?螺?谙?潭?等五个生字。,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五、重点难点

 重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古诗的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伙伴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交流表现出来,同时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七、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诗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根据学生的背诵相机点拨。《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谊、珍友谊的李白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和学生聊李白,背诵李白的诗歌,让学生认识了一个丰富的,丰满的李白,同时也为学好新课打下了基础。]

 二、 会读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古诗百花园中一朵清新、雅致的小花。谁来读一读题目?(生读)

 1、学写?亭?字

 师:这个?亭?字是我们今天要求写的字。看到过亭子吗?跟我们的这个字有没有联系呢?(生答)

 师边简笔画亭,边说?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生写)

 评析:[?亭?字是本课中唯一要求要写的字,这个字学生虽早已认识,但不一定了解该字的字理,教师采用字理识字法,既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该字,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表意作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同样不能少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时间。]

 2、介绍敬亭山

 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答)

 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

 3、学读诗题

 师:知道题目的意思吗?这又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课件出示课文画面)这座山就是有?江南诗山?之称的敬亭山,山边的这个人肯定就是大诗人李白了。诗人如此观望着敬亭山。看着这幅画,请你再读一读课题

 (1)(生读,读得比较轻)教师可以说:?老师听出来了,你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诗歌带给你的那份静寂。?

 (2)(一生读,读得比较慢)教师可以说:?你把后面几个字拉地比较长,仿佛李白一个人在那儿已经坐了很久很久!?

 (3)齐读

 4、学读诗句

 (1)师范读古诗

 多好啊!咱们眼前似乎浮现出了一座敬亭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我们一定要吟诵,这不同于一般的读,先听老师吟一吟(师范读)

 (2)生读古诗

 同学们自己也轻声地吟诵两三遍,把它念到自己的心里去。(学生试读古诗)

 师:读得很流利!如果你能理解、体会诗的意境,那样你会读得更好。(再请一位学生读)

 师:静幽幽的,让这首诗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继续请一生读)

 师:听出来了,你已经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真实的体会。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看作诗人,试着用这样的语气一起吟一吟!(师生齐读)

 评析:[刚才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读贯穿,要求学生?会读?全诗。教师范读以后,先是学生自己?轻轻地吟,要念到自己的心里,念上两三遍?;然后是指名学生诵读;最后是全班一起诵读。这一组诵读设计,时间不长,但学生连听带读有10遍之多,学生对这首古诗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会读到会读,有效性应该是很高的。]

 三、 读懂

 1、这首诗一共20个字,古诗下面还有注解。借助注解,请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生同桌交流)

 2、老师提几个问题好不好?如果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读懂了!第一个问题:?独坐?是什么意思?

 3、第二个问题:四句诗里面哪几个词也能看出李白他只有一个人?拿起笔,认真地一句一句地读,圈出能证明他只有一个人的词。(生边读边画)

 (1)从?众鸟高飞尽?中可以看出当时李白是一个人的。

 师: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生:很多的鸟都已经飞走了(板书:鸟飞尽)

 (2)从?孤云独去闲?这句话中看出来

 师:?孤云?是什么意思?(?一朵云?)?闲?呢?(悠闲)这句话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朵白云飘地很悠闲。

 师:在解释这句话时我们应该调换一下语序,可以说成?一朵白云很悠闲地飘去。?(板书:云去闲?)

 4、山里的鸟群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连影子都看不到了,万里碧空没有一朵云彩,那该是怎样的景象?(安静的,寂寞的)

 带着这种静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这两句?(2生读)

 师:读得很寂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5、第三个问题?相看?是互相看的意思,就是你看着我,我也看着你。那么李白明明只有一个人了,他和谁在看呢?

 生:李白和敬亭山互相看着

 师:我们在解释这一句的时候可以说成:?李白静静地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静静地看着李白。?厌?我们知道是?满足?的意思,那?不厌?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厌?是不满足。

 师:?两不厌?可以说成是?彼此总是看不够?。?相看两不厌?我们连起来可以怎么说?

 生: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彼此总是看不够

 6、第四个问题:?看?原本是人的动作,这里诗人想象成敬亭山也在看着诗人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呢?(拟人)

 师:是啊,此时此刻的敬亭山已经不再是一座山,而变成了诗人的一位?

 生:(好朋友)板书:(以山为伴)

 师:李白在敬亭山上静静地坐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就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谁来读三四句?(2生读)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在看着李白,人山相望,人山融合在一起。请再读!(2生读)

 四、诵读

 1、好一个?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呀,你一生游历了那么多名山大川,一座小小的敬亭山你也多次地去过,为什么现在要久久地坐着,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敬亭山呢?

 他把敬亭山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向他来倾诉自己心中的?

 2、说得好。你又从哪些诗句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呢?(板书:孤独)

 生: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感受到的。

 师:在李白的眼里,那只无情的鸟儿飞了,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些高傲的白云也?(离他而去)

 师:多么孤独的李白呀!来,再读前两句。(生读)

 师:鸟儿飞了,云儿去了,只有敬亭山。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在公元753年,那时离李白被罢官逐出京城长安已整整10年的时间了,在10年期间,李白一直过着流离失所、颠簸不定的生活,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于是,某一天当他独自一人登上敬亭山时,心中就涌上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谁再来读读前两句?(生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人看着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相看两不厌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一语文 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体会诗的宏阔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 方法 :反复运用进而掌握朗读的方法,自由发挥想象并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开阔博大的心胸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联想、想象体会并把握诗歌形象,理解诗的意境。

 2、难点:体会诗中所运用的情景关系并掌握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同学们跟我来一次穿越,(多媒体播放抗战时期中国国内的片段,炮火连天,山河破碎;然后画面转入一座山顶,其下可见河流树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此刻你就站在山顶,秋日的天空显得无比辽阔、高远,远处有一只雄鹰在展翅飞翔,漫山火红的树林,山下是滚滚而去的长河,河面千帆相竞?而你就站在山巅,你会有何感想?

 请学生畅谈,教师稍作评价并 总结 。

 现在我们回到课本,通过一首词,走进1925年的那个秋天,看看毛泽东在我们刚才所体验的情境中都看到、想到了什么,都生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首词就叫《沁园春 长沙》 板书

 2、简要解题(可根据学生情况简化)

 词,因句式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一种别体,有人将它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或称词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不同的规格去写,又叫做?填词?。词按字数多少,分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阙,也叫双调。本课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听读全诗

 1、布置思考题:①词中表现了哪些主要景物?其典型特征是什么?

 ②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2、播放配乐朗诵,注意字词读音,感受词中所抒情感。

 3、请学生读,注意节奏、停顿,控制语调、重音,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简要总结。

 4、师生齐读,进一步感受理解。

 5、回答思考问题:

 ①寒秋的湘江(碧绿清澈),山(多),林(红),舸(多),鹰鱼(有力)

 ②独立深思,忆旧言志,胸怀天地宇宙。

 三、鉴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起句)湘江一去不复返的壮景,更易使人缅怀逝去的峥嵘岁月

 1、点明时间?寒秋(指深秋),地点?橘子洲

 2、为增强词的表现力,语序被打乱(前三句正常语序应是?深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北去。)?独立?前置,就像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主人公从背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并将读者的视野不断扩展。

 3、关于?独?。李白有?独坐敬亭山?的闲适,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里有隐适,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落寞中的超脱,而毛泽东的?独立寒秋?,表现的是一种卓然超群与大气无畏。

 4、关于?秋?。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言?悲哉,秋之为气也?,杜甫更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人笔下的秋景多是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是怎么样的呢?看下文。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铺叙)

 1、一个?看?字引出一幅秋景图,沿着诗人的视野你看到了什么?能否尝试着概括一下其特征?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要点:

 ①?万?写山之多,?遍?写红之广,?层?写林的层次之丰富,?尽?写红之透彻,?漫?写水之多,?百?写水之多,?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②请用几个词组概括这幅秋景图绚烂多姿,生机无限

 ③作者在表现这幅图时有什么特点?

 a.意象密集,有山、水、江、舸、鹰、鱼,这些意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b.视野开阔,有远眺、近观、仰视、俯察,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

 c.组合有序,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表现有分有总,?看?领起,?万类?收束。

 d.用词极富表现力。(?万?百?表现数量之多,?遍?漫?突出范围之广,?尽染?碧透?强调色彩之浓,?争?击?竞?体现竞争之烈)

 e.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突出景物特征。

 可以看出,这幅图不是词人纵目所及,顺手涂抹而成,而是经过词人细致的艺术加工,宇宙万物在秋日生机勃勃的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这种艺术加工必须融入词人的情感,才能使客观景物有机结合,富于诗意,而这幅生机无限的秋景图也使我们感受到词人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尽扫千古悲秋之气。这样这幅图就达到了情景交融。

 现在看到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与古人的差异了吧?(毛泽东的有豪情在,是积极充满活力的,壮丽的)

 2、以?万类霜天竞自由?作结,是作者对自然特征、规律的认识和揭示,此时词人胸中已充溢了无限感慨,接下来,词人的心绪该奔向何处呢?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小结)

 1、?怅?这里表达的是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词人由上文的景自然生出无限心绪,终于冲口而出?谁主沉浮?这样的诘问,万类有大自然掌控,那人世呢?这大地上的人世间的一切,该由谁主宰?

 2、这里,词人由景及情,最终借景抒情,积蓄的情感终于以直白的发问爆发。这一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这一问,也拓宽了词的意境,使词有了深沉的哲理意味,这一问,还将词人的心绪拉到了另一幅画面,所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到底开启了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讲解。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上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姿、生机无限的秋景图,并即景抒情,发出了对家国命运主宰者的诘问。

 这一问题的答案你知道了吗?我们一起看词的下阕。

 二、赏析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上阕?独立寒秋?形成对比,今游引起对往昔的回忆)

 1、?曾?忆?表明词人在回忆,上阕中所表现的深沉思索很自然的唤起了词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

 2、略作背景介绍

 3、?忆?领起下文八句,回忆当年岁月。

 ?峥嵘?稠?:表明年代特点,时事艰难反衬人的奋发有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恰?引起的是一段铺叙,表现了当年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恰?正?方?:极写年华之美。

 ?茂?遒?:极写才情之美。

 ?粪土?表明对军阀官僚的蔑视。

 2、这些 句子 怀人忆事,形象化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最后一句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词人以设问作答,照应上阕;主宰国家命运的是胸怀家国、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立志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呼唤青年,发扬蓬勃的朝气,激流勇进,搏击风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三、归纳总结

 上阕写景,宏阔的深秋意境,是壮景;下阕抒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是豪情。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查资料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浙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三首的两乎《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理念

1、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2、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3、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文本解读

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又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了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一腔忧愤与同情。若再联想到南宋统治者的种种所作所为,则更令人忧其所忧、愤其所愤。这两首诗正好是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特征。因此,如果将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

2、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策略

对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诗歌教学框架。即以对南宋这一时代的整体观照为核心,将文中的两首诗组织纳入这一个主题。再适量补充同时期的相关诗词。建构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映衬、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

2、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正是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对历史上曾经建都杭州的南宋王朝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自学诗意,感受诗境。

1、了解诗题。

2、根据注释,利用收集的资料,自学理解诗意。

四人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1)质疑,提出解释不清或不顺的词、句。

(2)交流,说说这两首诗的诗意。

(3)随机引入,展开想象。

关于《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你知道汴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吗

2、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师: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3、指名朗读《题临安邸》

4、“暖风熏得游人醉”,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吗?你能看到他们在干些什么吗?

学生想象说话。(游人——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者们。想象他们穷奢极欲、沉迷酒色的无耻丑态)

5、自由练读。指名读。

关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抓住“遗民泪尽胡尘里”

1、什么是“胡尘”?

2、听录音,想象:金兵的铁蹄践踏在什么地方?

3、交流

4、诵读

三、诵读想象,体悟诗情。

1、充分地、饱含深情地朗读两首诗,想象:你在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2、交流。

将两首诗所勾勒的画面相互交织起来,形成对比。教师随机点拨,将情感引向深入。

(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①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被南宋统治者们抛弃的人民)

②南宋王朝的当权贵族们在小小的临安城中住了一年又一年,年年月月西湖上游船不断、歌舞不绝;沦陷区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骑之下苦苦挣扎了一年又一年,分分秒秒几乎将眼泪流干。他们还挣扎着,是因为他们的心底还有一丝期盼,期盼有朝一日能望见南宋军队的旗帜在南边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

③补充陆游《示儿》。

过渡: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醉在湖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

④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四、拓展学习,激情练笔。

1、“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

2、练笔。

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①自由选择,自由练笔。

②交流。

3、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着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4、放歌曲《满江红》

初中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3、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近体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对于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孟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主要方法,同学们也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就必须先要了解该诗人的性格、思想、身世、经历,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

 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 。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近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近体诗定义弄清楚: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着有《王子安集》。

三、师生共同分析:

 ⑴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

 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的作用,交待诗当中的主要因素,这首诗诗是送别诗,主要因素是时间和地点)

 ①地点

 城阙:唐代帝都长安城

 辅:辅佐 护卫

 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

 (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②时间

 风烟,早上才有雾。

 因为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不能直接引以某年某月某日,而是用节令、气候、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性的表现时间。

 ⒈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 一明一暗 对比强烈 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⒉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⒊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另一种解释:

 城阙辅三秦:蜀州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的每一座城市都对三秦有着辅助之功。风烟望五津:作者遥望蜀州的风景。上句是作者安慰杜少府说你不是到一个边荒的地方做官而是到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地方做官,下句从送行者的立场上说,你走,我只能遥望蜀州的风景)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首联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场面,因为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在写法上就要求从大处落笔,粗写,那具体化怎么办呢具体化是下联的任务

 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的办事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者,我和你同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你那种因外出做官而远离家人好友的心情,诗人用了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劝慰杜少府,感情真挚自然。

 杜少府在京城得到县尉这要的小官还要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宦游在外,仕途也比较坎坷。当他们携手走出京城,遥望五津的时候,彼此间的感情便会很自然的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这是作者的名句,也是唐诗中数一数二的名句,但这不是王勃的首创,他是从曹植的诗句丈夫之四海,万里犹王建也有两句诗:长安无旧时,百里是天涯。这是把王勃的诗意反过来用,不能不说是盗用了王勃的句法。

 ⑸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⑹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知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四、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八):板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起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承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合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

 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讲析诗歌:

 (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二)题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字词学习: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阙(qu):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

 宦(hu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

 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6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明确: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7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上讲课进度;

 (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

 (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

板书设计

 首联 点明地点 意境开阔

 颔联 离别原因 坦然面对

 颈联 与友互勉 乐观豁达

 尾联 宽慰勉励 积极进取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说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自学古诗,说说已经认识哪几个字,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正确。

 (2)本课十个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巩固。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还可用“大转盘”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

 (4)结合“故”的认记,认识“攵”这个偏旁。

 2、写字。

 本课要求书写的4个字可分两类。“目、耳”要注意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米”要提示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笔画不同,“头”的最后一笔是“点”,“米”的最后一笔是“捺”。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大—头。

 (二)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生自由读,说说在读这首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启发想象,熟读成诵。播放柔和的音乐,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做边读,熟读成诵。

 (三)课后练习

 “我会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在学完这首诗后,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时纠正发言时的一些语病。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说话的内容更加充实。

 (四)实践活动

 古诗朗诵会:每个同学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进行一次古诗朗诵比赛。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

 1、互相交流,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2、配乐朗读《静夜思》,想象诗歌画面。

 (四)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五)复习生字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六)书写指导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

 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七)实践活动

 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还可用图画来展示。

 五、资料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着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名诗欣赏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思、床、前、明、举、低、故、乡”8个生字,会写“头、乡、是”3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2、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看图说话,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三、初步感知:

 课件展示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想一想诗人在深秋的月夜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初读古诗,考查识字情况,进行识字:

 1、像刚才听到的那样轻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组内交流,把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3、教师抽查学生识字情况(问学生认识的字是怎么认识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

 5、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相互认一认,看谁认得多?

 6、教师说生字,学生出示相应卡片。

 7、去掉拼音,齐读生字。

 8、教师抽读生字,随机连词。

 9、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播放《找朋友》歌曲)

 10、将字卡贴在黑板上,问学生黑板上的字你都记住了哪些?你是怎么记住的?

 五、熟读古诗

 1、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2、抽生读;

 3、分男女读;

 4、齐读古诗。

 六、感悟、理解古诗:

 1、自由轻声朗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小组讨论汇报)

 2、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4、你有过想念亲人的感受吗?具体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5、带着想念亲人的感受再读一读古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教师画出诗的节拍,强调古诗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抑扬顿挫。

 2、播放音乐教师边叙述情景边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抽生读(评议)。

 5、指名齐读古诗,注意读出感情,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6、男女生赛读(评议)

 7、分组赛读(评议)

 8、同桌赛读,互相评议。

 八、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1、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2、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

 3、活动:唱健康歌。

 九、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头、是、乡”,小组展开讨论:这三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范写,并强调书写要领(“头、乡”是独体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头”字要注意两点的位置,“乡”注意两撇折的排列,最后一笔不宜过短,要与整个字相称。“是”字下面的“疋”不要少一横。)

 3、课件展示。“头、是、乡”三个字的书写过程。

 4、学生写。书空、描红、仿写。(注意书写姿势)

 5、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并用大屏幕展示书写好的。

 十、课外延伸

 古诗朗诵会。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古诗,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三、教学时间: 1、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孩子们喜欢古诗吗?你知道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2、听过《静夜思》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过渡: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几个诗歌中的生字宝宝,还要把诗读得正确,有感情。有信心吗?

 (二)学习生字

 1、翻开书74页,自己读诗句,读完后将圈出来的生字宝宝多试拼几遍。

 2、指名读,评议。

 3、学习生字。

 (1)读字音: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小老师带读

 b、你想提醒大家怎样读好这个字

 c、他能和谁交朋友?

 (2)记字形:

 a、左右结构:静(在哪里看见过这个字?)、低(它的反义词知道吗?)、故(它的偏旁是什么?区分反文和折文)。

 b、上下结构:夜(分部件记忆,认识部件“夜下角”)、举(图画)、望(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

 c、半包围结构: 床(会意记忆:房子下面放了木板,做成了床)。

 d、独体字:光(谜语记忆:小儿子是个大胖子)、头(谜语记忆:大戴两朵大红花)、乡(会意记忆:乡下山路多弯道)。

 (3)检测。

 小朋友,今晚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苹果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有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我才送给你。”

 4、写字

 过渡: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它说小朋友每天都用到它呢,想和他见面吗?它是?

 (1)“头”可以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

 (2)观察幻灯,书空。

 (3)观察:写好“头”要注意什么?写一个字

 (4)抽生上黑板写,学生评价。

 (5)注意再写一个字

 (三)感悟意境,指导朗读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齐读后两句。

 6、 李白在这样的夜晚独自一人身处异地,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讨论一下,哪些句子是李白看到的景色,哪些句子是李白的想象。

 7、老师引导: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古诗《静夜思》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了解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谜语导入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与月亮又关,让我们把书翻开,说说图上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释题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3、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习1个新偏旁“攵”。

 (2)会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3)能通过对生字词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可包含扩词,说话)

 (4)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熟读诗句。理解诗句。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12个生字),让学习好的先示范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2、我会记字形。

 3、我会写(展示课后生字)。

 4、我会给喜欢的字找朋友。

 5、我认识了1个新朋友:1个新偏旁“攵”。

 6、我会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7、我会说(看课后那幅图,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要求: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二)学文悟情展示(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我会读古诗、背古诗(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我知道诗句中“明月”这个词写出“夜”。

 3、我知道诗句中“思故乡”这个词写出“思”。

 4、我会用动作表示“举头”和“低头”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我还知道带有“攵”的字。

 2、我想给我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我们平时都说“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

 2、小朋友,你们回去后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关于“优秀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625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