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儿子永瑆的后代最多(永瑆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
乾隆儿子永瑆的后代最多
网上有关“乾隆儿子永瑆的后代最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永瑆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乾隆的儿子永瑆有七个儿子,因此永瑆的后代是比较多的。永瑆的七个儿子分别是绵勤、绵懿、绵聪、绵偲、绵恪、六子和绵傧,其中长子爱新觉罗·绵勤承袭了永瑆的爵位,次子过继给了哥哥永璋,三子被封为辅国公,四子过继给了十二阿哥永璂,五子和六子早夭,幼子被封为镇国将军。
永瑆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辰时出生,生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和硕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贤纯皇后亲侄女。
嘉庆四年(1799年),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永瑆始,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1819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日午时薨,年七十二,谥曰哲,是为成哲亲王。
扩展资料
家族成员
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长子爱新觉罗绵懃,袭亲王爵。(奕绶、奕纶、奕维、奕繁、奕绳、奕繻、奕绰、奕编、奕綍等)
次子爱新觉罗绵懿,过继三阿哥永璋,袭其贝勒爵。(奕绪等)
三子爱新觉罗绵聪,追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奕绣等)
四子爱新觉罗绵偲,过继十二阿哥永璂,袭其贝勒爵。(奕缙、奕絟、奕缮等)
五子爱新觉罗绵恪,早夭。
六子 早夭,未取名。
七子爱新觉罗绵傧,封镇国将军。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瑆
爱新觉罗永瑆,爱新觉罗·永瑆的家族人物
永瑆没有继承皇位因为性格缺陷。十一皇子的母妃是嘉贵妃,死后被最封为淑嘉皇贵妃,但是嘉贵妃在十一皇子三岁的时候便离世了。正是因为嘉贵妃的去世,才会导致十一皇子永瑆养成后来的性格缺陷,进而由于这些性格缺陷,与皇位失之交臂。
后宫一直是一个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的地方,二者相辅相成。皇子在幼年时是否能够受到皇帝的关注和宠爱,跟其母妃是否受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皇子较多的时候,这种情况体现的更加明显。五阿哥之所以如此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来获得乾隆的关注,与其母妃愉妃不受宠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十一皇子永瑆却不同,在这方面他其实是很占优势的。
十一皇子的母妃嘉贵妃,与十五皇子的母妃令妃一样,也是包衣出身,初次被分封时都是贵人起步,在世时为乾隆生下了四个皇子,除了令妃之外,她是生下子女最多的嫔妃了。而令妃之所以如此受宠,其实与她和富察皇后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但嘉贵妃完全是只凭自己获得乾隆喜爱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乾隆对其是真心宠爱的,若是嘉贵妃能够活的时间再长一些,她不一定会比令妃生的子女少。母妃如此受宠,生下的皇子自然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在这一点上,永瑆是不输永琰的。
爱新觉罗·永瑆的家族人物
一、家族成员
1、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2、长子爱新觉罗绵懃,袭亲王爵。(奕绶、奕纶、奕维、奕繁、奕绳、奕繻、奕绰、奕编、奕綍等)
3、次子爱新觉罗绵懿,过继三阿哥永璋,袭其贝勒爵。(奕绪等)
4、三子爱新觉罗绵聪,追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奕绣等)
5、四子爱新觉罗绵偲,过继十二阿哥永璂,袭其贝勒爵。(奕缙、奕絟、奕缮等)
6、五子爱新觉罗绵恪,早夭。
7、六子早夭,未取名。
8、七子爱新觉罗绵傧,封镇国将军。
二、人物资料:
1、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永瑆的父亲,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2、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淑嘉皇贵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嫔,永瑆的母亲。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后奉旨出包衣,改为金佳氏。
上驷院卿三宝女,其兄为官至吏部尚书的金简,乾隆为皇子时,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金氏初入宫为金贵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晋嘉嫔,四年生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晋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嘉贵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
十七年生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岁。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赐谥为淑嘉皇贵妃,棺椁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宫。
3、爱新觉罗·绵勤
爱新觉罗·绵勤(1768—1820),成亲王永瑆长子,母嫡福晋富察氏。嘉庆四年(1799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七年(1802年)进贝勒,二十四年(1819年)加郡王衔,二十五年(1820年)六月薨,追封成郡王。
4、爱新觉罗·绵懿
爱新觉罗·绵懿(1771-1809),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成亲王永瑆子,母为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之女。
继父爱新觉罗·永璋,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母为弘历侧福晋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
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只有一子,生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母庶妃完颜氏。二十一年正月夭亡。
故以成亲王永瑆与其嫡妃富察氏(孝贤纯皇后弟大学士傅恒女)所生之子绵懿为嗣,乾隆四十一年袭贝子,是年奉旨过继与胞伯永璋为嗣。后晋郡王。
5、爱新觉罗·绵偲
多罗贝勒爱新觉罗·绵偲,清宗室和硕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第四子,追封贝勒爱新觉罗·永璂承继子。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瑆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百度百科——淑嘉皇贵妃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绵勤
百度百科——绵懿
乾隆有几个儿子和女儿,名字分别叫什么?
历史记载乾隆共17位儿子,10位公主。
一、皇子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二、公主
1、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纯皇后。
2、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3、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纯皇后。
4、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
5、皇五女(1753-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6、皇六女(1755-1758),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7、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
8、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9、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
亲属成员——
一、父母
1、父亲:爱新觉罗·胤禛 ,年号雍正。
2、嫡母:孝敬宪皇后(1679年6月20日—1731年10月29日),乌喇那拉氏。
3、生母: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1777年3月2日),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二、皇后(3位)
1、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历之元配皇后。
2、继皇后(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为乌拉那拉氏),初为娴妃,名不详。
3、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康熙帝和乾隆帝,谁的儿女多,只是说他们的下一代,哪个多?
康熙帝的子女:24子20女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乾隆帝的子女:17子10女
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第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女儿: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1755),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敦妃汪氏。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论子女,康熙帝远远多过乾隆帝。
关于“乾隆儿子永瑆的后代最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592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更漏子(林钟商)
- 折丹桂(端复受官并序·通奉尝欲为先硕人篆帔,命为诗语,某献语曰:)
- 十样花
- 梅雨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 染丝上春机(玉罂汲水桐花井)
-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 生查子·独游雨岩
-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热门名句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