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玩偶之家的主题(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为什么最后要出走?)

玩偶之家的主题(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为什么最后要出走?)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6-21    点击:  318 次

玩偶之家的主题

网上有关“玩偶之家的主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为什么最后要出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与丈夫已结婚八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然而在家庭中仍然是玩偶的地位,起初她并不自知,易卜生在此着重描写了她的觉醒和“精神反叛”,她终于逐渐认识到自己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属于父亲的,结婚后属于丈夫的,“像要饭的叫化子,要一口吃一口”;她再也不愿意处于奴隶的地位,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而勇敢地出走了,她要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可以这么说,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当然出走了的娜拉走向何方,她未来的生活道路在哪里,连易卜生也无法回答,但易卜生对妇女解放的心理过程的刻划其意义已十分重大。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为什么最后要出走?

阮克大夫对情节的一个重要帮助是让我们看到了娜拉内心挣扎的过程。当娜拉欠下债务时,阮克大夫有钱也很愿意帮助她,但是她宁可自己辛苦的工作也绝不向他求助,她不能利用阮克对自己的好感作金钱的交易,可见娜拉是个视尊严如命的人。往事败露迫在眉睫的时候,娜拉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她甚至试图对阮克大夫调情以寻求他的帮助,可怜阮克大夫一激动就将自己的爱慕之情全盘托出,这样娜拉再向他借钱就意味着一种交易,她不想在情感上对阮克大夫有任何亏欠,这实在有伤她的尊严,同时也意味着对她的丈夫不忠,有悖于她为丈夫为爱牺牲的初衷,所以她最后“没什么事要他做了。”当这条路断了,导致了下一行动:娜拉想到了自杀。这些情节展现的是人物不断思考、选择的过程,从而使得的人物的性格更加细致生动了。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追溯的手法,通过债主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一部社会问题剧作,它主要提出了什么问题?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 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

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

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主妇,

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 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 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义,而最终没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迹,丈夫完

全是对立指责她的嘴脸时,才让她明白过来,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对她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到底是错付了年华啊。从一开始对爱情的绝望,到最后对自己人生的觉醒,娜拉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最终以她的出走标志着她的觉醒。

四、 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在女子大学做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说,他说娜拉不是回来,就是堕落。诚然独自生活是充满艰辛的,女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是不会有独立的话语权,但是她不走出这一步,她的人生永远只能是个玩偶。

换个角度想想,娜拉走后,她的丈夫海尔茂是否会有所触动,是否会随之觉醒?读者不得而知。

然后娜拉走后,究竟能不能活下去,活得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无数个娜拉走后,又会怎样?!

剧本没有告诉读者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只是用“娜拉出走”这一象征性的举动结束全篇,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文学毕竟是文学,文学与现实相关联,但文学家毕竟不是社会学家。

五、 “娜拉形象群”分析

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有“娜拉”这样的形象存在,每一个娜拉又都有各自的同于不同,她们所反映的无非是妇女的觉醒,女权运动的促成。可以对这一类形象进行一个总的概括总结,对女性文学进行探讨。

总结:娜拉的形象之所以闪耀在文学历史的殿堂,是因为她所代表的是同一时代无数要求人权的女性,以及她所独有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读者。角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显得具有开创意义,尤其是娜拉最终的出走,震撼的不仅仅是剧中的那个傀儡丈夫海尔茂。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主要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妇女问题。这部剧作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压迫和歧视,以及她们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困境和挣扎。

在剧中,娜拉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她深爱着她的丈夫,并为了他的利益一直默默地付出。但是,她的丈夫却对她的付出视而不见,甚至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置之不理。这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忽视,也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被动和无助。

此外,娜拉在工作中也遭遇了不公和歧视。她的同事海尔茂夫妇盗用她的签名,导致她被公司解雇。这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在职场中的艰难和不易,也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剥削和压迫。

总的来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挣扎,呼吁人们关注女性的权利和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玩偶之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玩偶之家》戏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2、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

3、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

4、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5、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

玩偶之家的主题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娜拉与丈夫已结婚八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然而在家庭中仍然是玩偶的地位,起初她并不自知,易卜生在此着重描写了她的觉醒和“精神反叛”,她终于逐渐认识到自己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属于父亲的,结婚后属于丈夫的,“像要饭的叫化子,要一口吃一口”;她再也不愿意处于奴隶的地位,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而勇敢地出走了,她要到社会中去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可以这么说,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当然出走了的娜拉走向何方,她未来的生活道路在哪里,连易卜生也无法回答,但易卜生对妇女解放的心理过程的刻划其意义已十分重大。

《玩偶之家》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潜在矛盾暴露出来,并产生激烈冲突,从而完成主题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追溯的手法,通过债主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海尔茂律师刚谋到银行经理一职,正欲大展鸿图。他的妻子娜拉请他帮助老同学林丹太太找份工作,于是海尔茂解雇了手下的小职员柯洛克斯泰,准备让林丹太太接替空出的位置。娜拉前些年为给丈夫治病而借债,无意中犯了伪造字据罪,柯洛克斯泰拿着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看了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后勃然大怒,骂娜拉是“坏东西”、“罪犯”、“下贱女人”,说自己的前程全被毁了。待柯洛克斯泰被林丹太太说动,退回字据时,海尔茂快活地叫道:“娜拉,我没事了,我饶恕你了。”但娜拉却不饶恕他,因为她已看清,丈夫关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和名誉,所谓“爱”、“关心”,只是拿她当玩偶。于是她断然出走了。

《玩偶之家》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玩偶之家》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挪威]易卜生

类型:戏剧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879年。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玩偶之家》是其关注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根据一个真实的女性故事而写成。剧本发表后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两周后便在哥本哈根演出。在世界舞台上,《玩偶之家》的演出经久不衰,备受好评。五四时期,《玩偶之家》被介绍到中国,娜拉的觉醒和出走所触及的社会及家庭问题在广大青年尤其是女青年中引发了广泛争论。1935年,我国几大城市竞相上演《玩偶之家》,盛况空前,这一年因而被称为“娜拉年”。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对此剧给予高度评价,赞赏剧中人物娜拉所表现出的独立性格和精神。这部剧作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并奠定了易卜生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基石。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潘家洵翻译的《易卜生戏剧四种》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圣诞节就要到了,海尔茂和娜拉夫妇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因为新年伊始,海尔茂就要到银行担任经理,以前当律师时收入不稳定的那种日子就要结束了。这时,娜拉的旧友林丹太太来访。在和林丹太太的交谈中,娜拉兴奋地告诉了林丹太太一件事:她和海尔茂婚后不久,海尔茂便得了重病,为了让丈夫到意大利疗养,她私自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因父亲也病危,她便伪造父亲的签名签署了借据。海尔茂的病总算在意大利治好了。回到家里,为了还清债务,娜拉费尽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在夜晚偷偷干一些抄写工作。但她并不感到辛苦,相反却感到骄傲,因为自己做了一件对丈夫有帮助的事。

这时柯洛克斯泰突然来访。娜拉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原来柯洛克斯泰是海尔茂即将出任经理的那家银行的职员,这家银行正在进行人事调整,柯洛克斯泰很可能被解雇,他便以借据来要挟娜拉设法为他保全在银行中的职位,否则就要把娜拉的犯罪行为告诉海尔茂。娜拉非常气愤,但不得已只好向丈夫求情不要解雇他。但丈夫根本不予理会,反而发出通令解雇了柯洛克斯泰。气急败坏的柯洛克斯泰随即就给海尔茂写了一封揭露真相的信件。娜拉情急之下向林丹太太求助,林丹太太为此事去找柯洛克斯泰,结果这对老情人旧情复燃,充满幸福感的柯洛克斯泰决定去取回那封揭露秘密的信,林丹太太却劝他不用着急。

海尔茂按每天的惯例下楼取信,娜拉急中生智用化装舞会缠住了他。午夜归来,娜拉想说明一切已为时太晚,海尔茂还是取回了那封信。海尔茂读完信后勃然大怒,将娜拉刻薄地辱骂了一番。恰在此时门铃响了,有人送来一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信和返还的那张借据。海尔

茂见自己的名誉已经保住,立刻改变面目,对娜拉又温柔起来。目睹此情此景,娜拉感慨万千,她看清了自己像玩偶一样被人摆布的可怜处境,并终于意识到她应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在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定离开那个“玩偶之家”。

知名篇章

以下选自第3幕。娜拉觉醒后决心出走。通过她和海尔茂的对话,易卜生塑造了一个勇敢争取独立的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娜拉 要想了解我自己和我的环境,我得一个人过日子,所以我不能再跟你待下去。

海尔茂 娜拉!娜拉!

娜拉 我马上就走。克立斯替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 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拉 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 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拉 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太难。海尔茂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拉 我会努力去吸取。

海尔茂 丢了你的家,丢了你丈夫,丢了你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

娜拉 人家说什么不在我心上。我只知道我应该这么做。

海尔茂 这话真荒唐!你就这么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

娜拉 你说什么是我最神圣的责任

海尔茂 那还用我说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

娜拉 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

海尔茂 没有的事!你说的是什么责任

娜拉 我说的是我对自己的责任。

海尔茂 别的不用说,首先你是一个老婆,一个母亲。

娜拉 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托伐,我知道大多数人赞成你的话,并且书本儿里也是这么说。可是从今以后我不能一味相信大多数人说的话,也不能一味相信书本儿里说的话。什么事情我都要用自己脑子想一想,把事情的道理弄明白。

(选自《易卜生戏剧四种》,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在这儿我是你的“泥娃娃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泥娃娃女儿”一样。我的孩子又是我的泥娃娃。

人家说什么不在我心上。我只知道我应该这么做。

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阅读指导

自从写作“社会问题剧”以来,易卜生以深邃的目光观察社会,洞察社会的弊病,他看到这个貌似平等、自由的社会,其实是一个妇女没有地位的男权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易卜生通过一个家庭所发生的故事,来达到他剖析社会的目的。

剧中的娜拉是个觉醒中的妇女的形象。她热爱生活,热爱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己。她还是一个热心帮助朋友的人。由于她真诚地爱她的丈夫,因而也真心地相信海尔茂所说的为了爱她会毫不踌躇地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诺言。然而,事实终于使她逐步醒悟过来。她认识到海尔茂原来是一个极端自私和虚伪的人,同时从她自身的遭遇中不只觉悟到资产阶级家庭中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更进而认识到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是虚伪和不合理的。她醒悟之后的那番义愤之词,被人视为一篇“妇女独立宣言”,表明她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妇女,而她离家出走的决定已表明她是一个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叛逆女性。同娜拉相对立,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从世俗的表面观点来看,他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社会的利害关系所完全异化的人物。他的眼里只有金钱和地位,家庭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体面的支撑而已。他表面上很爱他的妻子,实际上是把她当做一件装饰品,一件私有财产。他宣称为了娜拉可以牺牲一切,但当娜拉为救其命而冒名签字的行为会影响到他的名誉地位时,他便把假面具撕了下来,说什么“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这句话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利己主义面目。

因而,《玩偶之家》这部剧不仅提出了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和出路问题,还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外表繁荣幸福与内部丑恶腐朽之间的尖锐矛盾。正是这一深刻的揭露使那些代表“上流社会”的舆论和报纸对这出剧的结尾提出了严重抗议,使得剧院也不敢上演,要求作者把这出戏的第三幕改为“大团圆”的结局。很清楚,如果作出这样的改动,《玩偶之家》就不再是一部撼动人心的戏剧,剧中主人公娜拉性格的完整性也将遭到破坏。

除了主题思想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以外,《玩偶之家》还是一部结构严密,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戏剧。易卜生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练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 时节,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待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这些手法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大师的牢固地位。

阅读建议

这部剧作在文学史和妇女解放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属于必读之书。阅读这部剧作应特别注意娜拉的心理变化,体味易卜生是如何在情节的推动中让这种变化很自然地发生的。

关于“玩偶之家的主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760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