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用什么乐曲伴奏较好)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用什么乐曲伴奏较好)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25    点击:  250 次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网上有关“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用什么乐曲伴奏较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1.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具有浪漫情怀的现代派诗人。

 2、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无奈,又有 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豪迈,还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 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三、 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个题目中有一个 再 字;那么,从这个 别 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离别(学生答)对,它是一首离别诗。

 1.正音,正字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笙箫(xiāo) 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2.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朗读时语调要柔和、舒缓。

 五、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多情自古伤离别 ,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一份哀伤。《再别康桥》的基调是否依然如此呢?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同学们,读过这首诗后,你感觉到通常离别诗的那种沉重和压抑了吗?如果没有,它又带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明确:这首诗歌没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悲痛压抑,给我们带来的是清新飘逸、空灵自然的感觉。

 这首诗之所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不得不归功于诗人所选择的抒情对象。我们都知道,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准确地说,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所以说,有诗歌的地方就一定有意象,诗歌是离不开 意象 的,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一支蜡烛,它是一个物质存在,它是一个意象吗?(学生答)不是,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的蜡烛却可以称之为意象,为什么?因为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的蜡烛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这里的蜡烛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了。古人常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于海 (《文心雕龙 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写入作品中的物和情的结合而形成的意境,意境=物+情,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理的融合。清代的王国维曾经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就是说,作品中的 物 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就可以从诗中的 景 、 物 入手,从意象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

 同学们,《再别康桥》中有那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诵读全诗。

 同学们,读过这首诗后,大家觉得这首诗歌的意象有哪些呢?

 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潭,星辉

 这短短的一首诗中就有这么多意象,这些意象都浸染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首诗歌。

 六、探究欣赏–欣赏

 三美

 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整齐交错–建筑美 爽口悦耳–音乐美 秀丽迷人–绘画美

 (一)音乐美

 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轻轻 悄悄 等叠字的仿佛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自然会有 一种旋律感。

 (二)建筑美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音韵之谐和,节奏之明晰,感到了音乐的美感,那么我们再看看诗的外形,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每句字数6-8字,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美学家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境摇摇,美不胜受。

 (三)绘画美

 1. 读了很多遍课文 ,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 诗中有画 。

 2. 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七、比较阅读

 1.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豪迈,也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苦涩,更有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思考:《再》这首诗跟古代的离别诗词,在离别的对象、氛围、意象的选择上有什么不一样?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 轻轻、悄悄、沉默 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 !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给人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感觉。

 3.与其他送别诗相比较,本诗情感上有何不同? 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 ,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以 轻轻的 悄悄的 沉默 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所以说本诗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意象分析,把握作者蕴含在意象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 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离别。在座的同学们就刚刚经历了与培养你们三年的初中母校的分别,当回忆起母校你们会想起什么呢?有没有写一些离别话语?(采访学生并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赏析大才子徐志摩的一首关于离别的诗(题目作者ppt)首先简单了解下作者和写作背景。关于康桥,徐志摩曾这样评价(ppt,分析眼睛,胚胎,求知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桥对徐的重要性,没有康桥就没有徐志摩,没有康桥就没有那么多的传世佳作,我们今天就要来看看徐志摩这首关于康桥的离别诗歌能否与大家有心灵的共鸣。

 三、学生朗读。

 1、下面先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聆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读这首诗歌用什么语速语调比较适合。

 (板书生字词字音)

 明确:轻柔舒缓

 2、是什么内容决定要这么读?(与《沁园春》《雨巷》做比较)

 明确:离别,依依惜别的感情,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3、请同学们在配乐声中用轻柔舒缓的语调,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齐读一遍,读得时候注意下黑板上的这几个生字词字音。(明显比你们早读课时好多了)

 四、品词析句

 “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ppt)。

 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依依惜别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充满诗意的离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深情体贴的离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满怀激情安慰友人的离别)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车水马龙。但这一高楼大厦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在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一旦写进诗歌当中,就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就成了艺术形象了,这就是意象。云的意象自古就受诗人的喜欢。(云的意象的ppt)徐志摩的很多诗作都深深打着“中国传统”的烙印,《再别康桥》一诗中,徐志摩为了押韵将“彩云”改为“云彩”,借这个意象来表达难舍难分之情。

 4、因为是跟云彩告别,所以作者是轻轻的,挥挥手,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所以他的告别有没有沉重之感,没有!而是潇洒洒脱(板书:潇洒)。

 一找出意象。

 1、好。除了“西天的云彩”这个意象,同学们看看,这首诗还有哪些美好的景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板书:金柳新娘青荇潭天上虹等)

 2、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二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作者又把金柳比作了谁?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现在的你们才是这种气质,情调不合,夕阳中的新娘比较温柔(ppt,婚纱照对比),我们都知道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是那么婀娜多姿,那么的美好,有了新娘,新郎是谁?诗人自己!诗人把自己当做了新郎,作者是想透过新郎对新娘的爱来表达什么?对康桥的爱,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板书爱)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分析完,再次朗读感受。

 第四节:

 欣赏完美丽的新娘,我们接下来来一起探讨第四节的青荇。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另一种叫法是什么,只是河里普通的水草,我们这边河流很常见,诗人竟然说他只想做一条水草,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明确:这个水草长得油油的,说明康桥的环境非常好,让人直觉到它顽强的生命力。“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个——拟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招摇,无拘无束,但用拟人的手法用在植物身上就显得很可爱。

 联系诗人在康桥的经历,他曾经在这里求学成长,在这里邂逅他一生的挚爱,所以康桥给他的就是这样自由成长的环境,现在离别之际,康河的流水、水草的那份安闲、自在让诗人无比眷恋。所以才发出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什么的向往?自由!(板书自由)

 再次朗读感受

 四潭天上虹。

 1、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他们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

 3、那么这个梦到底是什么呢?

 彩虹和梦都是在描写诗人在康桥的生活感受,彩虹代表着风雨过后的美丽,象征着诗意、浪漫、明丽和柔情,这里象征着诗人在康桥的美好生活。梦是全诗理解的核心,整首诗写的都是梦,诗人回忆其实就是一场美好的梦,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色彩斑斓的梦,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徐也是,但好多梦都破碎的,最终他选择了文学的道路,实践了自己的文学梦。

 七、品味五、六节。

 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齐读。这两节的感情相同吗?

 ——不同。第五节兴奋欢快,第六节失意低落。(两个词:放歌/沉默)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

 5、他为什么要悄悄?为什么要沉默?

 同学们什么时候要悄悄做事情?不想被人知道,或者不想人打扰,面对康河的美景,作者选择默默享受着这一切,独自一人分享着这一切的美好!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音质悠远苍凉。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总结:

 上述几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很美。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荡漾”“招摇”“揉碎”“沉淀”,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板书美)

 师:带着美再次朗读一下。

 胡适曾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这首《再别康桥》里,他通过一个个美丽、可爱的意象让我们沉浸在康桥美丽的画面里,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康桥的那份眷恋与柔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个充满情感的意象,才让我们觉得离别也可以这样美,那这首诗不仅意象美,还说传说中经典的“三美”,我们留着下节课来慢慢品味。

 五、作业

 课后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意象分析的方法去赏析这首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 篇3

 教案设计说明

 《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现被选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高审美的境界的目标。

 本课教案设计重点围绕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采用反复朗读,分析诗中的意象,通过朗读-思考-分析-朗读-教师范读等几个环节,达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标。

 重点难点目标的突破,利用设计问题的形式,从诗歌的朗诵技巧入手,从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其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启发引导,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掌握一般的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分析诗中主要意象,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分析诗中主要意象,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学生朗读,教师引导、总结点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歌曲《再别康桥》欣赏。

 二、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仑、雪莱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他的不少诗作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28年秋第三次到英国、再别康桥。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恐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三、 掌握轻重,注意节奏,读出诗歌优美流畅的旋律

 1、配乐:《安妮的仙境-班得瑞》。

 2、如何读出自己要强调的部分(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范读诗歌)

 关于轻重音的把握 轻音如何读出强调的意味

 四、体味意象,感知内容,读出诗中隐藏的康桥情结

 试从每一节诗歌中找出一个主要意象,老师指导朗读,分析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板书设计:

 星辉:狂放

 ↗ ?↘

 潭:梦想 ?↘

 ↗ 夏虫:沉寂

 青荇 :陶醉 ↘

 ↗ ↘

 金柳:喜悦 ↘

 ↗ ↘

 云彩 :伤感 云彩:伤感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应该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缓步飘然离去的形象,要读出别离伤感的情调。

 第2节,写岸边的金柳树倒映在康河里,仿佛夕阳中的新娘,要读出诗人无限眷恋和喜悦之情。

 第3节,写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要读出诗人对康桥深深的陶醉。

 第4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要读出诗人融情入景,将梦想全部融入康桥。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要读出他幻想着撑着一支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的狂放。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要读出情感回归沉寂的惆怅。

 第7节,与开头呼应。重章叠唱,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也要读出别离伤感的情调。

 情感线索非常清晰:愁(1)——喜(2-5)——愁(6-7)

 小结:这一系列“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意象, 构筑了哀而不伤,离愁中有沉醉的深沉意境,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依恋不舍。《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

 五、 欣赏配乐朗诵。

 六、学生再次配乐朗读。有时间请同学做朗读点评。

 七、尝试全班一起背诵诗歌。

 八、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后看看**《人间四月天》。

 3朗读并赏析徐志摩诗《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用什么乐曲伴奏较好

朗诵《再别康桥》适合用《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秋天里的温馨浪漫;《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秋日私语》描述的或许是一个下午,或许是一片红叶,在每个音符里,静静品着秋天里的一杯下午茶。《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林荫小道,金黄的落叶铺出了一条金黄的地毯,踩在上面树叶在 家吓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克莱德曼的经典之作《秋日的私语》 。

百度百科-《秋日私语》

古典乐曲。

《再别康桥》已有许多流行的谱曲版,本专辑所收录的版本是此诗的第一个主流古典乐曲版。英国著名作曲家约翰·拉特为此诗全新作曲,揭开这张专辑的序幕。

《再别康桥》,来源于中国诗人徐志摩的著名诗篇,推崇着徐志摩的诗作对于后世之影响。 徐志摩在青年时代曾于国王学院留学,随后写下了《再别康桥》,该诗歌绘制了一幅国王学院的田园景致。

这首诗是很多当代中国学子在课堂上的必读诗作,每年有数百万名学生学习与诵读这首诗。它更吸引了无数中国朋友前往英国剑桥市旅行,并访问徐志摩的母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扩展资料

坐落于国王学院后花园的一块大理石诗碑,近年来已成为剑桥最受欢迎的景点。石碑上刻着《再别康桥》诗篇的首尾两句。徐志摩在剑桥学成归国后,于1928年重返剑桥时写下此诗。成诗短短三年后,徐志摩殒命于一场空难,但他的诗作永存人心。

离开剑桥之后的徐志摩,成为了近代中国的知名人物。他的人生与诗作,与中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受到西方艺术与文学的影响,有着紧密的关联。

中国经济网——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唱团推出音乐专辑《再别康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 导语本课选编了两首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归巢 驮着 斜阳 头白 芦苇 妆成 一瞬 红颜

 5.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每一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节。

 2.教师示范,配图配乐朗诵。

 3.思考问题:

 (1)鸟儿要干什么?是怎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配图配乐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

 2.学生说说这一小节描绘的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景物?

 3.学生自主学习,在书中画有关的景物,组内交流后汇报。

 4.思考问题:

 (1)“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2)“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6.指名诵读、赛读。

 四、整体感受诗歌内涵

 1.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可以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

 2.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观察,感受,描绘,想象)

 3.过渡: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一起感受秋天吧。闭上眼睛,想象秋天,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五、激情朗诵,升华情感

 全班展示朗读、赛读。师生共同评价,评出“全班朗读奖”。

 六、自悟自得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学习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五四运动前,他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听音频朗读,读准节奏和停顿,注意诗中描绘的景物。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归巢(cháo) 芦苇(wěi) 剪秋罗(luó) 眠(mián) 霸(bà)占(zhàn)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读出正确的节奏。

 提示:《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语速较慢,体会斜阳映江的美妙意境。《花牛歌》用欢快的语调读,语速稍快,读出花牛的调皮、悠闲。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倦鸟驮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诗歌的意蕴是丰富的,不能仅通过表面文字去理解。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想象,把自己置身于那种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明确:傍晚时分,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飞鸟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鸟倦了吗?不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折射。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妆”的本义——“化妆,妆扮”,然后找出“妆”的本体和客体,进而体会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3指导词语归类。

 ◆ABB式:滴溜溜 白茫茫 香喷喷 金灿灿 亮晶晶

 水汪汪 黑压压 沉甸甸 红彤彤 火辣辣

 4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说说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秋晚的江上》。

 改为五言律诗:倦鸟驮斜阳,归途天苍苍。哪堪迎风苦,抖翅晖满江。蒹葭千层浪,向晚秋意凉。适才寒霜色,忽而倚红妆。

 改为现代文:傍晚时分,在外玩耍了一天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鸟儿们翻动双翅,好像把斜阳抖落在江面上。江岸边白色的芦苇,在一瞬间也被斜阳染成了红色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美不美?花牛酣眠,草丛漫步,美不美?这些都是美的,都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妙的画页。它们究竟美在哪儿呢?下节课上我们再通过深入探究继续赏析。

 小结: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讲解时不会像精读课文那样面面俱到,但对字词的理解、对课文的解读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节课上,我们简单了解了关于作者的知识,学习了会认的字,把握了它们的写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整体上了把握了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学习生字新词时能联系已学的字词,学习能力强;理解圈画词语时能结合具体诗句,十分细心;在朗读诗歌时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停顿、节奏,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收获良多,共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2)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背诵两首诗歌。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

 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

 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

 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

 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

 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

 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

 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

 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

 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

 雨后天

 林徽因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2阅读与交流。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雨后的平原)

 (2)诗中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青草、风、落叶、云)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雨后自然美景的热爱)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四、课堂回顾,交了收获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江面,翻飞的鸟儿,悠闲漫步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情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感受,就一定就发现独特的风景。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两首小诗,从中体验了美的风景。我们还学会了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仿写了诗歌,提高了表达能力。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初三语文《再别康桥》课文欣赏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初三下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情感。

2、体会诗歌中的意象美。

教学过程

一、导标明学(见上)

二、导入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深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悲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了离别的洒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离别之情的苦涩。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离别诗《再别康桥》。

三、导航预学

1、作者介绍(请学生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2、了解背景 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径英格兰,两次重返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以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3、欣赏剑桥大学。

4、扫清障碍(在书中标注好齐读两遍。形近字讲解一下)

青荇(xng) 长篙(gāo)(蒿、嵩) 漫溯(s)(朔) 笙(shēng)箫 满载 (zi) 斑斓(ln)

5、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把握诗歌的韵律,加点字是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四、导问助学

1、把古人的离别诗和本诗比较一下,在送别对象上有何不同

明确: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自然景物。

好处:诗人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诗人与康桥里的哪些景物作别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笙箫、夏虫等。

诗人对康桥的一草一木、一波一潭都是有着特殊情感的,而这些日常所见的景一旦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歌中常常提到的意象便产生了。

3、品读诗歌,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描写这些意象来表达他的情感的又传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并试着把你体会出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之中。(小组为单位,选取意象,可从关键词语、修辞、意境等方面入手)

教师范例:云彩是康桥的化身,不直说与康桥离别,却与云彩轻轻的作别,显得清新脱俗。三个轻轻的表现了环境的宁静和谐,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所以动作都是轻轻的,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淡淡的惆怅。

教师范读

(在分析过程中结合反复的朗读)

分小组讨论2-6诗节。(千万不要忘了小组争星)

教师以第7小节做结:最后一小节与开头在结构上呼应,也是通过云彩这个意象来传情。语句上略有变化,经过中间一部分感情上的回荡,诗人珍爱康桥、不愿惊动康桥的眷恋之情,更加显得哀婉缠绵。

理清诗人情感变化的脉络。

每一诗节都是一个色彩绚丽的画面,画面中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诗人至纯的情感。

明确:阅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抓住意象、体会情感。

在读诗的时候,学会去探寻意象背后的诗人情感,那你便离诗人的心又近了一步。而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此次重返母校,虽未见故交,但康桥熟悉的风景依然让他驻足流连的原因。

(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情感的起伏变化。)

五、导思慧学

归纳以往所学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内涵。

月思乡,怀人

大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荷花高洁的情操,

鸳鸯永恒爱情的象征

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柳树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六、导练评学

1、尝试背诵全诗。

2、搜集关于离别的意象。

七、结束语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诗人的生命中曾有过有康桥的金柳、青荇、斑斓的星辉作伴,那也是一件幸事了。

高一语文《死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2、鉴赏《死水》感情深沉、象征丰富和格律讲究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并理解《死水》中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反讽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诵读---揣摩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陆游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小小的池塘之所以清新可爱,全因为有源头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大家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小池变成了一潭死水,那将会如何

 学生回答。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我们来看看诗人闻一多笔下的《死水》面目。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思考:

 1、臭水沟里有些什么

 提示: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污水白沫,花蚊青蛙等丑恶事物。

 2、那么诗人用什么语言来表现这些物象呢从哪些感觉角度着手刻划死水的特点呢

 提示: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

 第二节:用视觉写死水之脏。翡翠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绣,罗绮是油腻的光泽,云霞是霉菌的色彩。 -------正面描写

 第三节:主要用嗅觉写死水之臭,写死水发酵时的情景:死水如酒,臭气熏天。泡沫如珠,乱蚊成群。 -------动态描写

 第四节:主要用听觉写死水之死寂。青蛙的鸣叫是一种衬托,着重写死水中的蛙鸣,让人感受到死一般的寂静。 ------- 以动衬静

 铜--绿成翡翠 铁--绣出桃花 油腻--织出罗绮 /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霉菌--蒸出云霞 死水--酵成绿酒, 白沫--如同珍珠 / 一沟绝望的死水

 3、再读二到四节,感受作者以美辞来写丑物的表达效果。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结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提示:桃花、翡翠、罗绮、彩霞、珍珠、绿酒等给人的印象原本是华美高贵、温润鲜艳,但在这里读者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反而令人恶心。诗人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用一些形容美的词语来表现丑恶,从而使丑显得更丑,这种方法叫反讽。/ 深度分析: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纸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人思考的魅力。

 4、诗人对这一沟死水的态度如何

 提示:彻底绝望,深恶痛绝。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对死水的存在充满了愤激,期待它的早日毁灭。绝望里才有希望。

 三、结合时代背景,再读领会死水的象征意义。

 作者如此憎恶的死水肯定不仅仅是路旁的一个臭水沟,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现在我们了解一下诗人闻一多创作、发表、出版《死水》的有关情况,看看死水到底象征着怎样的社会现实。

 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死水》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重意义: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发生。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第三重意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四、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探究诗人的深层情感。

《再别康桥》评课稿

  《再别康桥》评课稿一

 这是一节推门课。

 校长走进了一位年轻语文教师的课堂。要上的课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学生一般能读个半懂,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这位教师先是播放了《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读(是一位名家读的我也收藏着这么一张碟片,经常听得忘乎所以)。

 学生可能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预习,只是蒙蒙眬眬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但是,示范朗读一开始,他们仿佛一下子都懂了,全部沉浸到那种忧伤、轻柔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听着,脸上浮起了向往的神情,有的同学随着节奏的抑扬顿挫而摇动!很快,他们小声地跟着读了:他们想朗读,但又生怕听不清示范朗读。他们被那珠圆玉润的文字吸引,为那声音营造的情境而着迷。

 在学生的齐声要求下,他们听了两遍示范朗读,早已忘了后面还有校长听课:但那位教师的额头上,却早已渗出了汗珠。(我猜他是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他接下来的教法会给校长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接着是学生齐读。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在这位教师激励性的话语中,每位同学都捧起了课文,全神贯注地听着音乐前奏。他们读得非常动情,非常投入。在学生跟着示范朗读齐读一遍后,他们又齐读了两遍:每一遍,学生们似乎都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了诗歌中。《再别康桥》,在朗读中拨动了每位学生的心弦,似乎让他们在心灵最深处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意义!然后是个别学生读。可能是出于校长听课的`缘故,被点名朗读的几位学生基本功都不错。我个人觉得,还有小部分学生读得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如果也能让他们展示一下,大家共同改进、互相激励,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无论是激发他们朗读、学习的兴趣,还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胆略,都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惜,年轻的教师没敢冒险。

 学生个别读之后,这位教师又放了一遍示范朗读。这次,他要求学生用心去读,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再现徐志摩挥别康桥时的情境;或者,再现自己某次记忆犹新的告别经历。学生有的专注,有的沉思,有的激动都很投入。然后是女生齐读,接着男生齐读;接着是一二小组读,接着是三四小组读。每次,学生似乎都有更新更深的感受,都有进步与发现。通过这节课,学生都经受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心灵都漾起了诗意的波纹,更有可能一些学生将会爱上诗歌!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朗读《再别康桥》。在后来的交流中,他说,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朗读之美,自己水平与学生相当,所以不敢开口。我说,那么为什么又让三位学生个别朗读,他说自己知道他们读得好,能激励更多的学生!

 这样的课,能得到认同吗在教研活动上,一位学校领导隐约地说起了这节课。他说:语文课如果想糊弄,那容易:齐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一二小组读、三四小组读这让我很为那位教师不平。显然,这堂课,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沉迷于诗的国度这将是学生铭记于心的一节课。高三时,我教到当时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她还深情地怀念起那堂课!当然了,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新理念、新课程下,这样的课会不会得到大家的好评呢或者说,有没有教师敢于在公开课或者示范课中这么上呢这节个性化的课展现出来的学生的阅读状态,值得我们深思。语文教学中读的特点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觉得,这节课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为广阔的大语文观的体现,是极富想象力的。

《再别康桥》评课稿二

 针对说课视频《再别康桥》说说我的看法。

 1、值得学习的地方

 说课者采用了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将整个说课过程于课件有效的结合,在说课的过程中提出来教学的目的,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说课教师对所说课内容详略取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对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理论依据等一定要详讲,对其他的问题就相对的略讲了,详略比较的得当,使听着能够很好地理解说课者的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程序是本次说课的重要部分,在本次活动中将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如何有机结合的安排设计过程的构想。教学方法选择的比较恰当合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优化地达到教学目的

 理论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本次说课说课者要做好知识准备,相关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对学生的知识的巩固以及拓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需要改进的方面

 教学对象的分析

 如果能过从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来了解高一学生的情感体会的特征,来设置情感体验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别康桥》体验诗人的创作灵感,以及作品所抒发的情感,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说课活动,理论性比较强,也有自己的想法。

关于“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519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