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申奥成功是哪一年-(中国在哪年申奥成功?)

申奥成功是哪一年-(中国在哪年申奥成功?)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15    点击:  100 次

申奥成功是哪一年?

网上有关“申奥成功是哪一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在哪年申奥成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申奥成功是是2001年7月13日。

2001年7月13日傍晚,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召开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体会议,决定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经过两轮的投票,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

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

2007年4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北京世纪坛宣布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计划路线。火炬境外传递城市19个,境内传递城市和地区116个。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的主题是“和谐之旅”,以“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Light the Passion Share the Dream)为口号。火炬接力历时130天,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包括五大洲的20座城市,参与传递火炬手21780人,是迄今为止线路最长、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奥运圣火传递? 。

中国在哪年申奥成功?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是在2001年。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定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随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是哪一年

1998年11月25日,北京递交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1999年4月7日,国际奥委会正式接受北京的申奥申请。

2000年6月20日,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申请报告。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共五个城市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

中国是在哪一年申奥成功的,有什么影响?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人民将记住这一时刻!奥林匹克将记住这一时刻!

据北京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使广大青年铭记2001年7月13日这个难忘的时刻,动员和组织全市青年积极投身首都的现代化建设和“办好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伟大实践,从2002年至2008年,将每年的7月13日确定为“青春奥运统一行动日”。以“我们行动、我们创造、我们进步”为行动口号的《北京青春奥运行动规划》也即将启动。

中国申奥大事记

1908年,中国一本名为《天津青年》的杂志曾向国人提出过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从1908年到2008年整整100年。中国人早已实现了前两个愿望,而第三个愿望五年后即成现实。自1998年以后,中国人的申奥梦想就越来越接近现实了,在申奥成功两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截取了几个时间点来和观众一起回顾一下艰辛和甜蜜共存的申奥历程。

1、1998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对申办工作进行了研究,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2、1999年9月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申办大幕正式拉开。

3、2000年2月1日,北京2008年奥申委举行第二次全体委员会,通过表决确定了奥申会徽和奥申口号,奥申网站正式开通。

4、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之一。一同进入候选城市的还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

5、2001年1月17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

6、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官员网站上公布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5个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北京为三个领先城市之一。

7、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届全体会议投票选出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8、五个月后也就是2001年12月13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1、中国是在2001年申奥成功的。

2、申办奥运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意愿,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和有关的国际体育组织通报了北京的申请。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2001年7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3、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中华大地瞬间沸腾起来,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记者在第一时间将胜利的消息传回了祖国,中华世纪坛礼花绽放,欢声雷动;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歌如海,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地涌来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奥运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和光荣实现的地方。

4、北京申奥的成功,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了全世界对中国的肯定,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进步,同加入WTO一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科技、文化、环保事业的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豪和凝聚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中国魅力展示给了世界,美丽的场馆、自信的年轻人、社会的安定、优美的环境、政治的稳定、灿烂的文化、一流的通讯、交通及其他社会服务等等,我们的生活自此被打上不少奥运会的印记。



北京申奥成功是哪一年

2022年,在百度知道印象让我最为深刻的一个问题,应该就是关于冬季奥运会的事

走在北京的街头,忽然看见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宣传广告,这让我想起来,原来马上又是一个奥运年了。

20年前,2001年7月13日,北京第一次申奥成功的那个晚上。那天晚上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将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之后,整个北京沸腾了。我还记得,北京的大街小巷马上涌出了狂欢的人群,人们举着国旗,唱着爱国歌曲,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向天安门广场走去,向中华世纪坛走去。天安门广场上欢声雷动,多少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在此后的七年,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到了2008年8月8日,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的那天晚上,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体育场拉开了大幕。“击缶而歌”,“历史卷轴”,“活字印刷”等等经典场景一幕幕地上演,全世界观看电视直播的人们不停地对精彩的演出发出惊呼:这是奥运史上的最精彩的开幕式表演,没有之一。

而之后我国的体育健儿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更让我们自豪:48枚金牌,22枚银牌,30枚铜牌,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金牌总数超过美国,排在世界第一位。当我们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心态自然就会发生变化。在此后几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人民对金牌榜逐渐变得没那么看重了:实力摆在那儿,反正是中美争霸,我们肯定在金牌榜的前两名。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获得了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一刻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两次奥运赛事的城市。但是这次申奥成功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反响远不如2001年申奥成功那次那么大。是我们不重视奥运会了吗?不是,是我们已经习惯于举办重大国际活动,习惯于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习惯于处于世界的焦点。平时让我们自豪的地方更多了,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自然就不那么起眼了。

对北京冬奥会的期盼2022年2月4日 至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由于冰雪运动对器材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直是被发达国家垄断的“贵族”项目,在我国还是方兴未艾。我国在冬奥会上的成绩一直很普通。但是随着我国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方城市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在滑雪场和滑冰场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手”涌现出来。这是冰雪运动本身的魅力。

我们不必在意中国健儿取得的金牌数量,我们无需再向世界证明什么。我们知道在冰雪运动上我们的成绩一般,但我们更自信的是,中国队的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已经在无数领域做到了这一点,在冰雪运动上必然还会做到。

在这个冬天,我们能够在家门口看到来自全世界的高手在滑雪场和滑冰场上竞技,在雪橇中心风驰电掣,这难道不是一场赏心悦目的盛宴吗?让我们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欢乐吧!

关于“申奥成功是哪一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427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