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不同?(青蛙肉真的有寄生虫么)

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不同?(青蛙肉真的有寄生虫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13    点击:  127 次

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不同?

网上有关“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不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青蛙肉真的有寄生虫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体态不同

班氏微丝蚴,体态柔和,弯曲自然,无小弯;头隙较短,长度与宽度相等;

马来微丝蚴,体态僵直,大弯上有小弯;头隙较长,长度为宽度的两倍。

二、体核不同

班氏微丝蚴体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相互分离,清晰可数;

马来微丝蚴体核不规则,大小不等,排列密集,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

三、排泄孔不同

班氏微丝蚴排泄孔较小,排泄细胞在排泄孔旁;

马来微丝蚴排泄孔较大,排泄细胞离排泄孔较远。

四、肛孔不同

班氏微丝蚴肛孔小,常不显著;尾部后1/3尖细,无尾核;

马来微丝蚴肛孔较大,尾部自肛孔后突然变细,有两个尾核,前后排列,尾核处膨大。

扩展资料

微丝蚴会引起的疾病

1.急性丝虫病

(1)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

(2)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如果成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

(3)丝虫热周期性打寒战,高热,持续2天至1周消退。部分患者仅低热但无寒战,在屡次发作后,局部症状才渐渐显露。

2.慢性丝虫病

慢性期阻塞性病变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因之而异:包括淋巴水肿和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除上述病变外,女性乳房的丝虫结节在流行区并不少见。此外,丝虫还偶可引起眼部丝虫病,脾、胸、背、颈、臂等部位的丝虫性肉芽肿,丝虫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内微丝蚴症等。

3.隐性丝虫病

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微丝蚴

百度百科—丝虫病

青蛙肉真的有寄生虫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分类 4 疾病概述 5 疾病描述 6 症状体征 7 疾病病因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10 鉴别诊断 11 治疗方案 12 并发症 13 预后及预防 14 流行病学 15 特别提示 附: 1 治疗泡球蚴病的穴位 1 拼音

pào qiú yòu bìng

2 英文参考

alveolar hydatid disease

3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4 疾病概述

多房棘球绛虫形态和生活史均与细粒棘球绛虫相似,但成虫主要寄生在狐,中间宿主是啮齿类或食虫类动物,幼虫期是多房棘球蚴(亦称泡球蚴)。在人体引起严重的泡球蚴病,亦称泡型包虫病,或多房性包虫病。

由于泡球蚴生长缓慢,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临床表现最主要是右上腹缓慢增长的肿块或肝肿大。许多患者有与细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区疼痛、压迫、坠胀感等,但触诊时肿块较坚硬并有结节感。另有腹痛和黄疸以及门脉高压的表现。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有肝功能损害,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恶液质现象。本病症状类似肝癌,但其病程通常较长。

防治措施:灭狐和消灭野鼠是根除传染源的主要措施。实施中要注意将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野狗也应杀灭或控制,对家犬则应定期驱虫。?加 *** 生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和了解泡球蚴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流行区应对人群进行普查,使用免疫学试验和X线、B超等手段可早期发现病人,以便及时根治。?注意个人防护,讲究个人及饮食卫生,生产及生活中注意防止虫卵污染。因虫卵耐寒而怕热,对污染的器具物品可用热力消毒。?泡球蚴病的治疗主要靠手术,故应争取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可使用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和吡喹酮等。

5 疾病描述

多房棘球蚴绛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is(Leuckart,1863)Vogel,1955]的形态或生活史与细粒棘球绛虫相似而有差别,它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狐、幼虫期寄生在啮齿类或食虫类动物和人体,引起泡球蚴病,亦称泡型包虫病,或多房性包虫病。

形态与生活史:

成虫与细粒棘球绛虫很相似,但虫体较小,体长1.2-3.7mm,常有4-5个节片,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有13-34个小钩,成节生殖孔位于节片中线偏前,睾丸数较少,为26-36个(平均18-26个),都分布作生殖孔后方,孕节子宫无侧囊。内含虫卵187-404个,虫卵形态和大小均与细粒棘球绛虫虫卵相似,光镜下难以区别。

6 症状体征

泡球蚴生长缓慢,潜伏期一般较长,临床表现最主要的是右上腹缓慢增长的肿块或肝肿大,许多患者有肝区疼痛、压迫或坠胀感、黄疸及门脉高压,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肝功能损害的表现,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恶病质现象。本病症类似肝癌,但其病程通常较长。

7 疾病病因

终宿主主要是狐,其次是狗、狼、獾和猫等。在也多房棘球绛虫寄生的终宿主体内,可同时有细粒棘球绛虫寄生,中间宿主为野生啮齿类动物如田鼠、麝鼠、旅鼠、仓鼠、小沙鼠、棉鼠、黄鼠、鼢鼠、长抓沙鼠、小家鼠、鼠兔以及牦牛、绵羊和人等。多房棘球蚴绛虫?当体内带有泡球蚴的鼠或动物脏器被狐、狗和狼等终宿主吞食后。约经45天,原头蚴可以发育为成虫并排出孕节和虫卵。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孕节及虫卵随粪便排出,鼠类因觅食终宿主粪便而受感染。地甲虫可起转运虫卵作用,鼠类可因捕食地甲虫而受到感染,人因失误虫卵而感染。

泡球蚴主要寄生在肝、淡**或白色的囊泡状团块,常由无数大小囊泡相互连接、聚集而成,每个囊的大小基本相同,囊泡圆形或拖椭圆形,直径为0.1-5mm,囊泡内有的含透明囊液和许多原头蚴,有的含胶状物而无原头蚴,囊泡外壁角皮层薄但常不完整,整个泡球蚴与周围组织间无纤维组织被膜分隔。泡球蚴多以外生性出芽生殖不断产生新囊泡,长入组织,少数也可向芽生形成隔膜而分离出新囊泡。一般1~2年,被寄生的器官就几乎全部被大小囊泡占据。呈葡萄状的囊泡群还可向器官表面蔓延至体腔内,酷似恶性肿瘤。人是多房棘球绛虫的非适宜中间宿主,人体感染时囊泡内只含胶状物而很少见有原头蚴。

8 病理生理

人泡球蚴病通常比细粒棘球蚴病更严重,病死率较高。其病程多在1~5年,较为缓慢。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其原发病灶几乎100%在肝脏。泡球蚴可为单个的巨块型、弥漫的结节型或二者混合型。泡球蚴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直接侵蚀、机械压迫和毒性损害。泡球蚴在肝实质内呈弥漫性芽生蔓延,逐渐波及到整个肝,直接破坏和取代肝组织,其中心部位常发生缺血性坏死、崩解液化,从而程度空腔或钙化;周围的组织则因受压迫而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产生的毒素又进一步损害肝实质,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导致肝昏迷,或诱发肝硬化而致门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造成死亡。由于肝内外胆管受压迫和侵蚀,可引起黄疸。泡球蚴若侵入肝门静脉分支,则沿血流在肝内广泛播散;若侵入肝静脉可随血循环转移到全身各部位,如肺、脑等脏器,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9 诊断检查

询问病史,若病人来自流行地区,则应给予首先考虑。

用于细粒棘球蚴病的各种诊断方法都适用于多房棘球蚴病人。由于泡球蚴周围缺纤维组织被膜,虫体抗原很容易进入血液,因此血清学方法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和价值。

另外,要注意与肝癌、肝硬化、肝脓肿、黄疸型肝炎、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肺癌、脑瘤等相鉴别

10 鉴别诊断

注意与肝癌、肝硬化、肝脓肿、黄疸型肝炎、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肺癌、脑瘤等相鉴别.

11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可使用阿苯哒唑、甲苯哒唑和吡喹酮等。

12 并发症

目前这方面资料暂时缺乏.

13 预后及预防

1.加 *** 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防护、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

2.野生啮齿类动物是主要中间宿主,因此,消灭野鼠是减少传染源重要措施。

3.加强法规建设和卫生检疫。病死的牦牛、绵羊等动物尸体、内脏严禁喂狗,应彻底焚烧或深埋。家犬则应定期驱虫。

4.对流行区人群进行普查,以便早发现病人,早期治疗。泡球蚴病的治疗主要靠手术,故应争取早期诊断,许多病人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就诊,往往已错过手术根治时机。

14 流行病学

1.地理分布 多房棘球绛虫分布较局限,主要流行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及冻土地带,从加拿大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州,直至日本北海道、俄罗斯西伯利亚,遍及北美、欧、亚三洲。在我国,累计报告病例690例,分布在宁夏、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西藏、北京、陜西、内蒙古和四川等10个省(市、区)的69个县(市)中。全国有三个明显的流行区,一是新疆,88个病例分布于23个县(市),多在北疆;二是中西部,595个病例分布在6个省(区)的41个县(市);三是东北部,已知4例分布在黑龙江的3个县(市)内和2例分布在内蒙古的1个市内。另外,北京市平谷县也发现1例。在青海省,经调查,泽库县患病率为0.29%,而称多县为1.52%。牦牛感染率为4.7%,绵羊为5.4%。称多县家犬的感染率高达13.3%。这些地区往往同时也有细粒棘球蚴病流行。该病已成为我国西部严重危害农牧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2.流行因素 (1)多房棘球绛虫属动物源寄生虫,由于在野生动物中的存在,形成了自然疫源地。(2)终宿主、中间宿主广泛,既可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又可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3)虫卵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冻土、冰雪中仍具有感染性。虫卵污染了食物和水源引起人和动物感染。(4)流行区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特殊性,如猎狐、饲养狐以及加工、买卖、贩运毛皮制品等是该病流行扩散的原因之一。

15 特别提示

注意个人防护,讲究个人及饮食卫生,生产及生活中注意防止虫卵污染。因虫卵耐寒而怕热,对污染的器具物品可用热力消毒。

治疗泡球蚴病的穴位 肺

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图232)。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

颈三针

拼音:jǐngsānzhēn英文:概述:颈三针指颈部治疗神经衰弱、癫痫、癔病的三个常用穴位,即安眠2...

气原

拼音:qìyuán英文:Zhōngjí,CV3概述:气原为经穴别名,即中极穴。出《针灸甲乙经》。中极...

会骨

斑蝥、生姜、大蒜按1:2:5的比例捣碎混合贴敷发泡,各型贴敷时间都为24h,一次发泡。治疗4周后统...

会屈

毛蚴是什么

青蛙肉是存在寄生虫的。

曼氏裂头蚴常存在于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人吃了未煮熟的蛙肉或蛇肉,或受污染的生水,都可能被感染,然后寄生于人体内脏。

17岁的广水少年多年来右侧身体一直在萎缩,只能辍学做面包师。最近终于在武汉得到确诊,原来在他脑内发现了寄生虫裂头蚴,怀疑是7年前吃了未煮熟的青蛙感染所致。

小严身体右半边的萎缩,极可能就是脑部被裂头蚴感染所致。“感染裂头蚴较为少见,而且因为生活习惯原因,多发于广东,湖北地区非常罕见,临床上容易误诊。”

青蛙还是多种寄生虫病毒细菌的寄主,且烹制也不能完全消除。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两种、棘腭口线虫、曼氏迭宫绦虫和双槽蚴虫。人们吃了带有这些带虫的蛙肉,该虫就可能在人体内蜕皮转化为第三期幼虫或早期成虫,使人体致病。

寄生虫在人体内游移,对全身各处特别是皮肤、肌肉组织造成伤害;游移时寄生虫停留的部位则形成脓肿结节;游移于神经系统时可引发脑、脊髓的炎症。

国内已有该虫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脊髓炎症而致死的病例。双槽蚴虫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便青蛙肉经过爆炒、油炸处理,也不容易被杀死。双槽蚴就会在人的腹部、手腕腿肚等部位的皮下组织内寄生,寄生下来的双槽蚴会使周围的人体细胞组织产生一种粘液,面部出现浮肿,严重的产生脓肿。

一旦这种双槽蚴侵入人的眼球,引起各种炎症,极易导致角膜溃疡、视力下降,甚至眼睛失明,还会在人的眼睛、肾脏周围等处寄生。

人民网-少年脑内现寄生虫右侧身体萎缩?曾吃未煮熟蛙肉所致

百度百科-青蛙

脑裂头蚴病简介

毛蚴是指纤毛幼虫,是长着毛的幼虫的总称,刚从吸虫卵中孵化出的幼体,其内含胚细胞,可进入中间宿主体内进一步发育为胞蚴。

 幼虫,广义上是指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

裂头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检查 4 手术治疗 4.1 适应症 4.2 禁忌症 4.3 术前准备 4.4 麻醉和 *** 4.5 手术步骤 4.6 术中注意要点 4.7 术后处理 附: 1 治疗脑裂头蚴病的穴位 1 拼音

nǎo liè tóu yòu bìng

2 概述

裂头蚴又称孟氏裂头蚴(sparganosis mansoni),孟氏裂头绛虫寄生于终宿主猫、狗、虎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并在水中孵化出钩毛蚴(coracidium),钩毛蚴在第一宿主挠足虫、剑水蚤体内发育成原尾蚴(procercoid),后者在第二宿主蛇、蛙、鸟体内发育成实尾蚴(plerocercoid),实尾蚴又叫裂头蚴,并存活于其肌肉组织内。

人类饮用含尾蚴的生水,摄食含尾蚴的未煮熟蛇、蛙、鸟、梭尾螺的肉,或裂头蚴直接由皮肤、粘膜伤口侵入,即可患裂头蚴病。本病在东南亚多见,欧、美、非洲有散在发生,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四川、吉林和江苏等地均曾有报道。裂头蚴多侵入眼部、颊部、颈部、胸腹壁、 *** 和阴囊等部位。脑裂头蚴病很少见,但却严重,有报道潜伏期达1~15年。其入颅途径系人在生食蛙、蛇肉或饮用含尾蚴生水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食管裂孔、纵隔,到达颈部后,沿颈动脉或颈静脉周围上行,裂头蚴最后经破裂孔或颈静脉孔到达颅内。幼虫寄居处周围出现炎症反应,形成肉芽肿和囊肿,幼虫在囊内可伸缩、移动,幼虫的节片可退变甚至钙化,但幼虫头节常处于休眠状态,仍可再生幼虫。脑裂头蚴在脑内存留时间越长,对脑组织损坏越广泛。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是癫痫、运动障碍和精神异常。有生食蛇、蛙肉或饮用未处理生水史;裂头蚴特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及脑脊液强阳性;再结合临床症状,应考虑本病诊断。

3 检查

脑裂头蚴的影像表现:①CT平扫见白质低密度,可有小点状钙化,邻近脑室扩张;增强扫描可见局限性不规则增强区,脑内有生活力裂头蚴时,不同时间扫描,影像表现可不同。②MRI除发现钙化灶不如CT外,能更清楚地显示脑白质退变、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T2加权像病变区中央呈低信号,周边为高信号,中央不规则增高区为炎性肉芽肿;两次MRI增强扫描,增强灶的部位和形状改变,提示生活力蠕虫在移行(图4.6.51)。

4 手术治疗 4.1 适应症

脑裂头蚴病手术适用于:

1.临床确诊脑裂头蚴,经用砒喹酮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影像学提示病变无改善者。

2.MRI随访研究发现,两次增强扫描病灶形态、部位变化,提示有活的蠕虫存在者。

3.已进行脑裂头蚴手术,术后特异抗原ELISA试验阳性,提示手术不完全,有头节遗留者。

4.2 禁忌症

1.大面积广泛脑皮质萎缩和白质退变,神经缺失严重,脑水肿不重,又位于功能区者。

2.严重精神改变或痴呆,影像学复查病变稳定者。

3.经吡喹酮治疗后,症状改善,特异抗原ELISA试验阴性者。

4.3 术前准备

如病人癫痫发作频繁应予控制,颅压高者适当脱水治疗。

4.4 麻醉和 ***

气管内插管全麻,采用立体定向术者可用局麻。 *** 视具体部位决定。

4.5 手术步骤

1.根据CT或MRI所见病变部位,设计开颅手术切口。切开硬脑膜后可见肉芽肿表面皮质呈暗**,触之较硬。通常裂头蚴被肉芽肿形成的鞘包绕,鞘内含有坏死物质。沿病变区域电凝软膜和脑皮质,直达肉芽肿区域,切开肉芽肿吸除囊内容物,蠕虫不论退变或有生活力者,均应取除并特别注意要取除头节,以防复发。如术中应用皮质电图监测,在不损害功能区的情况下,切除癫痫灶和肉芽肿。

2.某些蠕虫活动力强,可形成薄壁肉芽肿,如影像检查提示病变位于脑的深在部位(如基底节区),宜在CT或MRI辅助的立体定向仪下手术,以肿瘤活检钳取出蠕虫,并注意勿遗漏头节,可大大减少对脑的损伤。

4.6 术中注意要点

肉芽肿囊腔较大,或取出蠕虫时仅见节片未见头节,应仔细寻找。但应尽量减少脑组织损伤,如仍无发现,可用3%高渗盐水或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冲洗。

4.7 术后处理

1.术后常规抗癫痫治疗,直到临床症状好转和EEG正常方可停药。

2.如术中未能完整取出有生活力蠕虫或退变蠕虫,有头节遗漏,病变可能继续发展,术后需继续服用吡喹酮,定期复查CT或MRI。如两次影像对照病变形态、位置有改变,提示仍有活蠕虫存在,单用吡喹酮治疗常不能杀灭蠕虫,需再次手术。文献报道只有完整取出蠕虫,才能达到治愈。

治疗脑裂头蚴病的穴位 脑空

GB19;nǎokōng;G19;GB19概述:脑空为经穴名(NǎokōngGB19)。出《针灸甲...

脑干

ogàn;AT3、4i;brainstem概述:脑干:1.解剖结构名;2.耳穴名。解剖结构名·脑干...

颞颥

3~0.5寸。经穴别名·颞颥:颞颥为经穴别名,即脑空。出《针灸甲乙经》。脑空为经穴名(Nǎokōn...

脑户

brain;nǎohù;GV17;DU17概述:脑户:1.经穴名;2.人体部位名。经穴名·脑户:脑...

会额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裂头蚴的形态 4.1 裂头属的裂头蚴的形态 4.2 迭宫属的裂头蚴形态 5 裂头蚴的生活史 5.1 阔节裂头绛虫 5.2 曼氏迭宫绛虫 6 参考资料 1 拼音

liè tóu yòu

2 英文参考

plerocercoid larvae [WS/T 571—2017 裂头绛虫幼虫检测]

plerocercoid [WS/T 571—2017 裂头绛虫幼虫检测]

3 概述

裂头蚴(plerocercoid larvae)是假叶目(Pseudophyllidea)、裂头科(Diphyllobothriidae)绛虫的第三期幼虫的总称。裂头科中的裂头属(Dibothriocephalus)又名双叶槽属(Diphyllobothrium)及迭宫属(Spirometra)的裂头蚴可感染人体。[1]

4 裂头蚴的形态 4.1 裂头属的裂头蚴的形态

阔节裂头蚴长2 mm~20 mm,宽2mm~3 mm,乳白色,头节呈匙形,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窄而深凹的吸槽,体前端有凹陷且稍大,体不分节但具有横皱褶,尾部细,呈棍棒状,具有与成虫相似的头节,裂头蚴皮层表面覆盖微毛,长度约1.5μm。[1]

4.2 迭宫属的裂头蚴形态

曼氏裂头蚴长0.5cm~80 cm,宽0.3cm~1 cm,长带形,乳白色或淡**,虫体前端无吸槽,顶端中央有一孔向内凹陷成隧道状,并向后延伸形成盲管,虫体不分节,具有不规则的皱褶。[1]

5 裂头蚴的生活史 5.1 阔节裂头绛虫

阔节裂头绛虫成虫寄生在人以及犬、猫、猪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15~25℃的水中,经过7d~15d的发育,孵出钩球蚴。当钩球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在其血腔内经过2周~3周的发育成原尾蚴。当受感染的剑水蚤被小鱼或幼鱼吞食后,原尾蚴可在鱼的肌肉、性腺、卵内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并可随着鱼卵排出。当大鱼吞食含有裂头蚴的小鱼或鱼卵后,裂头蚴可侵入大鱼的肌肉组织内继续生存,直到终宿主食入带裂头蚴的鱼时,裂头蚴方能在其肠内经5周~6周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可活5年~13年。可感染阔节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有:白斑狗鱼(Esox lucius)、江鳕(Lota lota)、河鲈(Perca fluviatilis)、三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樱花钩吻鲑(Oncorhynchus masou)、鮻鱼(Liza haematocheila)、溪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雅罗鱼属鲤(Leuciscus rutilus)、八目鳗(Lampetra japonicum)等。[1]

5.2 曼氏迭宫绛虫



怎么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寄生虫?

为你提供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血液寄生虫检查

常用的方法为血液涂片法(薄血片和厚血片法)和骨髓穿刺法。

血液寄生虫检查意义

1疟原虫检查:疟原虫为疟疾病原体,通过蚊子传播,常见的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三种。外周血涂片检查疟原虫是诊断疟疾的可靠方法,发现疟原虫既为阳性,就可以作为确诊的可靠依据。阴性结果不能否定诊断,需多次复查,或用基因诊断方法检查。

2微丝蚴检查:微丝蚴为丝虫的原虫,我国常见的丝虫感染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均通过蚊子传播。外周血涂片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阳性结果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需多次复查。

3回归热螺旋体检查:回归热螺旋体为回归热的病原体,通过人虱传播。阳性结果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需多次复查。

4弓形体检查:弓形体为弓形虫病的病原体,猫及猫科动物为其主要传染源,人一般呈阴性感染。阳性结果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需多次复查,或用免疫学方法及基因诊断方法检查。

5立朵小体检查:立朵小体为黑热病的病原体,是鞭毛虫的一种,常可通过肝、脾穿刺液检查,也可通过骨髓和淋巴结穿刺液检查。阳性结果可确诊,阴性结果需复查。

寄生虫(parasite)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寄生虫特征为在宿主或寄主(host)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

寄生虫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人类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如终生寄生在脑部的弓形虫(Toxoplasmosis),反应能力会降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寄生虫

关于“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不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41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