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水分子有几种不同的分子量(550毫升的水中有多少水分子)

水分子有几种不同的分子量(550毫升的水中有多少水分子)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26    点击:  251 次

水分子有几种不同的分子量

网上有关“水分子有几种不同的分子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550毫升的水中有多少水分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题主是否想询问“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有几种,分子量共有几种”?12、7种。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有12种,分子量共有7种。由H、D、T与160、18O构成的具有不同组成的水分子共有几种,分子量共有几种。因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为H2O,氢原子有3种,氧原子有2种,则水分子有2×3×2=12种;水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18,最大有24,所以有7种。

550毫升的水中有多少水分子

在1个标准大气压、4℃下,1立方厘米的水有个3.345×10^(22)水分子

计算方法如下:

水的摩尔质量=18克/摩尔

在1个标准大气压、4℃下,1立方厘米的水是1克

1÷18≈5.556x10^(-2)摩尔

1摩尔是6.022×10^23个粒子

所以:5.556x10^(-2)×6.022×10^23=3.345×10^(22)(个)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摩尔质量(molar mass),用符号M表示。当物质的量以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对于某一化合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则随着物质的量不同而发生变化。

物质的量是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科学上把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个粒子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尔。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阿伏伽德罗常量(Avogadro constant),旧称阿伏伽德罗常数,为热学常量,符号NA。[1]?它的精确数值为:6.02214076×10?,一般计算时取6.02×10?或6.022×10?。

百度百科-摩尔质量

百度百科-阿伏伽德罗常数

关于水摩尔质量的数值为什么等于水分子量? 有公式可以推导吗?急求大神回答 我很苦恼啊

550*18.016=9908.8ml分子量。

密度:1g/cm^3 4℃ 。

分子式:H2O 。

分子量:18.016 。

沸 点:100℃ 。

凝固点:0℃ 。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

比热:4.186J/(g.℃) 0.1MPa 15℃ 2.051J/(g.℃) 0.1MPa 100℃。

内容扩充

oz即盎司(英语是Ounce,简写成oz),这里指液量盎司,为容量计量单位。英美单位制都有这一单位,略有不同,英制1盎司为28.41mL;美制1盎司为29.57mL。16盎司折合1品脱(美制)。

最早是饮用不同的酒,选用不同的酒杯。杯的容量是最为重要的,历史上用盎司作为酒的液量单位。美国不使用公制度量衡。一磅大约是454 克,相当于十六盎司。一磅约为一品脱(不到0.5升)水的重量,因此有这样的俗语"一品脱一磅,世界就是这样"。在美国度量衡中,一品脱包含十六盎司。在英制度量衡中,一品脱约合20盎司。

由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可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两边分别乘以6.02×10的23次方,得: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6.02×10的23次方=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6.02×10的23次方

即一个水分子的质量×6.02×10的23次方=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6.02×10的23次方

即1mol水分子的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mol碳-12原子的质量×十二分之一

即1mol×水的摩尔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2g×十二分之一

即水的摩尔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g÷1mol

即水的摩尔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

所以水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理解请及时采纳!!祝你学习进步!!



9g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含有多少个氢原子,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水的分子量是18,9克水就是05摩尔水

1摩尔物质是60210的23次方个分子9克水就是30110的23次方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那么就有60210的23次方个氢原子和30110的23次方个氧原子

关于“水分子有几种不同的分子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259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