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杨荫榆资料(杨荫榆的人物评价)

杨荫榆资料(杨荫榆的人物评价)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8    点击:  167 次

杨荫榆资料

网上有关“杨荫榆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荫榆的人物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杨荫榆简介

杨荫榆,女,小名申官,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无锡北门外长安桥人.光绪二十九年在其兄杨荫杭创办的锡金公学就读,学习近代数理知识,是为开男女同校的风气之先.后至苏州景海女中读书2年左右,又转学到上海务本女学,直至毕业.光绪三十三年江宁学务公所录取她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女子学院,后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回国.民国2年(1913年)应聘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民国3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民国7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民国11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

民国13年,杨荫榆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民国15年3月18日,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向北洋政府请愿,遭军警镇压,女师大刘和珍等学生遇难.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校内师生和社会进步人士的谴责.下半年,女师大学潮日炽,杨荫榆被免职.民国16年,至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苏州中学兼授外语.民国24年在娄门创办二乐女子学术社,任社长.

民国26年,日军侵占苏州,她目睹日军种种暴行,数度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民国27年1月1日被日军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时年54年.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杨荫榆之死

风流一代

陈群

1938年的一个严寒的清晨,苏州古城发生了一件惨无人道的事件。

事情发生在盘城楼下的河边。一位姑娘刚洗完衣服站起身,突然迎面走来了几个日本

兵,不由分说将姑娘按倒轮奸,用刺刀捅其下部,割其乳房,致使姑娘当场惨死,姑娘赤条

条、血淋淋地尸体曝晒城下,令人惨不忍睹。这时,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神态清高、穿着考

究的老妇手提菜篮经过这里,她一见此状,浑身上下一阵惊悸,随即晕倒在地。

这位老妇是谁?她就是中国较早的一位留美博士,回国后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

杨荫榆女士。在任女师大校长时,她因看不惯进步学生闹学潮,而阻止学生为苦难中国呐

喊,进而开除学生。为此,她受到了当时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成了众所周知的压制爱国学

生的反动人物。最后,她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只得含泪卷起行李,回到了家乡苏州。

回苏州后,杨荫榆当上了苏州中学的英语教师。她晚年视力很不好,尽管戴有高度近视

眼镜,但讲课时还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课文。学生们虽对之敬畏,但总捺不住好奇心,

想和这位严肃的有着特殊经历的老先生开个玩笑。一些调皮的学生终于发现她用放大镜时,

她的鼻子看起来特别大且很滑稽,于是,背地里给她起了个“别拿诺姆斯”绰号,并很快在

学校中流行开来。

一天,杨荫榆还是知道了,是她的一个女学生告诉她的。

这天,杨荫榆看到被日军残酷迫害的姑娘尸体后,好久好久,才从昏迷中醒来。这令人

发指的血腥事件,使她悲痛万分。她怎么也不会料到,那位告诉过她的绰号的女学生竟会遭

遇如此强暴……当身着黑色大氅,披着满头银丝的杨荫榆女士来到日本驻苏州领事馆门口的

时候,她蓦然明白了:当年鲁迅的激愤是正确的。她既为自己过去只知刻板地教书感到了后

悔,也为自己当时那副忠实的封建卫道士的面孔感到内疚。

把门的日本兵想把她拒之门外,杨荫榆用流利的日语说明来由,要求见日本领事。日本

兵终于被她的身份和气势所慑服,把她领进了日本领事馆。杨荫榆一见到领事,便义正辞严

地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她谴责日寇的胡作非为,指责他们强盗行径,并要日方严惩杀人凶

手。在她义正辞严的抗议下,日本领事答应了她的要求。

杨荫榆扔下一份前夜赶写的抗议书,凛然离去。

回家之后,她天天等待日本人的答复。可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狠毒的日寇已把魔

掌向她——一个淡泊清高的老妇伸来。

这一天,杨荫榆像往常一样,挎着菜蓝子上盘门菜场买菜,吴门桥是她的必经之地。她

心中想着心事,怎么日本领事馆还没有回音,难道他们一点也不守信用?岂料几个早已盯梢

她多时的日本宪兵,偷偷地跟随而至。她正在桥头凝思,一只日寇的大马靴已重重地踢在她

纤弱的后腰上,没等她发出一声惊叫,便连人带篮一起坠入深深的河流。

闻讯赶来的人们,只见到漂浮在河面上的一条杨荫榆常用的鹅**围巾,以及一只似沉

似浮的竹篮……她,因抗议日寇暴行而牺牲了。还未来得及取得当年进步学生的谅解,冲涮

清身上背负的反动名声,就默默地永远地去了。

但历史是公正的,杨荫榆终以她的正义和无畏的精神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一个美丽的句

号。

杨荫榆的人物评价

杨荫榆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小名申官,1907年杨荫榆获公费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杨荫榆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1918杨荫榆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杨荫榆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经过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洗礼的国人尤其是学生,对专制、独裁与黑暗充满了厌恶和唾弃,对自由、民主充满了渴望。年轻学子们就像当年勇于退婚的杨荫榆一样,对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充满了战斗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权威,不怕压制。杨荫榆照搬从西方学来的教育理论,一味强调秩序、学风,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所以被学生讥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运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视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

任女师大校长期间,杨荫榆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受到北洋政府的赏识。她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并排挤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1924年8月在北师大任教的鲁迅也退回了该校的聘书。

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江浙战乱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没有按时报到。杨荫榆决定进行整顿校风,她在学生回来以后,制定一个校规,说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但在具体处理时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国文系三名学生,要求他们退学,而对于和自己关系好的学生却放过不问,这一显失公平的做法引起了学生和教职工的严重不满,女师大“驱杨风潮”由此爆发。

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宣言,并派代表前往教育部申述她任校长以来的种种黑暗的情况,请求教育部撤换校长。4月,教育总长章士钊强调“整顿学风”,公开支持杨荫榆。5月9日,杨荫榆借故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并出版《驱杨运动特刊》。27日,鲁迅、钱玄同等7人联名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表示坚决支持学生。几天后,五卅运动爆发,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杨荫榆又率领军警入校,强迫学生搬出学校,宣布女师大解散,责令关闭伙房,锁住校门,坚守女师大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打伤。

鲁迅始终坚定地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杨荫榆的斗争。鲁迅先后写的《寡妇主义》、《忽然想到(七至九)》、《“碰壁”之后》、《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补白》、《答KS君》、《咬文嚼字(三)》、《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尖锐批评杨荫榆在女师大推行的是“寡妇主义”教育,是迫害学生的“一广有羽翼的校长”。鲁迅甚至因此被开除了教育部的职务。1925年下半年,女师大风潮越来越高涨,8月杨荫榆提出辞职,年底段祺瑞政府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恢复女师大,并撤销了杨荫榆的校长职务。

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向北洋政府请愿,遭军警镇压,女师大刘和珍等学生遇难。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校内师生和社会进步人士的谴责。下半年,女师大学潮日炽,杨荫榆被免职。

1927年,至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苏州中学兼授外语。1935年在娄门创办二乐女子学术社,任社长。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她目睹日军种种暴行,数度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1938年1月1日被日军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时年54岁。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杨荫榆先后任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讲师、东吴大学日文兼教育学教授,执教于苏州女师和省立苏州中学。三十年代中期,她还创办了名为“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的私立学校。

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侵华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有一天,几个被日军追逐的妇女逃至盘门新桥巷的杨荫榆家时,杨荫榆立即勇敢地站出来用日语同日军交涉,当众斥责日军的暴行,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凡此种种,刺激了日本侵略军,杨荫榆也就成为日军的眼中钉。1938年1月1日,两名日军以司令部传见为借口,把杨荫榆诱出家门,行至盘门外吴门桥突然开枪击杨荫榆,并抛入河中,因见杨荫榆晃动手臂,又开数枪将其射杀。

杨荫榆女士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仅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曾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这是坏事,虽然如此,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的史实却是不能抹去的,她在侵华日军面前不畏强暴的言行,表现了她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她的晚节还是应当肯定的。 1902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公布的那年,但章程上却未涉及女子教育。在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维方式支配的中国社会中,女子的教育是不被重视的。但在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五口通商,西方的风气逐渐影响中国,到1902年中国各地纷纷设立教会学校,人们已开始意识到教育的必要,然而吸收的学生大多为上流社会的女子。景海女学堂就是类似的教会学校之一,由美国监理会主办,校址设在苏州市内东南部、薪门附近的天赐庄。这所学校收取的费用很高,杨荫榆依靠兄长的帮助,进入该校学习两年。

之后,她转学到上海务本女中。这个务本女中原本是个私塾。1902年被命名为务本女子学校,同1902年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学并驾齐驱,是一所为社会培养独立的新女性的私立女子学校。与杨荫榆同班的有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当时这个学校有学生150多人,具有相当规模。1907年5月,杨荫榆毕业,后赴江苏省参加官费留学考试合格,7月启程去往日本。她先入青山女子学院,后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6年后的1913年,杨荫榆从日本毕业归国。归国时的杨荫榆,日语水平很高,对日本的礼仪也极熟悉。毕业之际,她因成绩优秀受到校方嘉奖,奖品是一对不知是金的还是铜的别针。

就在她专心修学的这一段时间,中国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07年1月24日,即杨荫榆赴日本留学5个月前,清政府公布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至此,被忽视长达几千年的女子教育终于建立了制度。当时由于列强侵略中国,一些开明人士认为,要培养优秀人才,改变落后的国家面貌,就必须对所有国民进行教育,女子也不例外。但是当时女子教育的目标却与现代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驰,清政府建立女学的最大目标是把女性培养成传统的贤妻良母。与以往差别的是,这些贤妻良母是具有现代知识的贤妻良母,她们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深厚学问,能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可以了。

其后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华民国的建立。民国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社会处在急剧变化之中。

回到国内后,杨荫榆就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1913年,她被聘为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新苏师范前身)教务主任,教生物学课程。1914年,她到了北京,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1918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

在这一段教学经历中,她在校内有很高的威信,也得到同学们的拥戴。据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杨绛回忆当时杨荫榆赴美留学时车站送行的场景:“那天我跟着大姐到火车站,看见三姑母有好些学生送行。其中有我的老师。一位老师和几个我不认识的大学生哭得抽抽噎噎,使我很惊奇。三姑母站在火车尽头一个小阳台似的地方,也只顾拭泪。火车叫了两声(汽笛声),慢慢开走。三姑母频频挥手,频频拭泪。月台上除了大哭的几人,很多人也在擦眼泪。”这一切,正如杨绛所说:“我回头看,也许是我三姑母平生最得意、最可骄傲的一天。她是出国求深造,学成归来,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她还有许多喜欢她的人为她依依惜别;据我母亲说,很多学生都送礼留念;那些礼物是三姑母多年来珍藏的纪念品。”

一个从旧式婚姻中挣扎出来的女子,不仅在事业上前途辉煌,而且深受学生喜欢爱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时的杨荫榆处在人生得意的时刻,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召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明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免去杨荫榆的教职,以息公愤。

杨荫榆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察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在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寒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鲁迅为何称杨荫榆推行政策为“寡妇主义”?

作为一名中国文人,一个弱女子,杨荫榆不畏强暴,面对凶残的日本兵,竟敢孤身入虎穴,大义凛然地斥责敌酋,谴责日军暴行,实乃不屈于外族侵略者的壮烈之举,令人钦佩。她的这一行为赢得了后人的高度评价:“慷慨孤怀,颠危不惑;遑恤身家,唯念邦国,是旧知识分子在国难期间觉醒并为国捐躯的杰出人物!”

鲁迅先生曾对她定过性:她依附北洋军阀,推行封建奴化教育,肆意压迫学生,激起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

但也有人对此不平。女作家苏雪林曾经说:“她(杨荫榆)原是已故某文学大师(鲁迅)的对头,而某大师钦定的罪案是从来没人敢翻的。”这话也对也不对,随着时代的迁移,可以对杨荫榆作出公正的评价了。

综观杨荫榆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女子。她挣扎出不幸的婚姻,走出封建家庭,通过半生的奋斗,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一生服务于女子教育,曾经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但后来被自己的学生所抛弃。在女师大风潮中,杨荫榆在理念付之于实践的过程中,和中国实际的脱节,于是一切都走了样。在她的晚年,她给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壮烈的句号,为自己人生作了最后的注脚。

如果一场运动需要涉世未深的学生去推动,把祖国的未来推到斗争的前沿,这本来就不是恰当的事情。因为学生拥有热情,但同样容易被人利用。这应该是成年人的事情,当成年人懦弱的无法走上街头,却要学生来做这些事情。作为学生的监护者,杨荫榆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杨萌榆的生平

在女师大国文系担任讲师的鲁迅,鼓励同学们走上解放的道路,对杨荫榆很不满。因为杨荫榆自己就是一个封建制度奴才的嘴脸,并且她还要扼杀年轻一代的生机和活力,也把她们变成奴才,所以鲁迅称她推行的政策为“寡妇主义”。

民国时期的北女师校长杨荫榆,为何因被骂而出名?

杨荫榆(1884~1938)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1924年春就已开始担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小名申官,无锡北门外长安桥人。1903年在其兄杨荫杭创办的锡金公学就读,学习近代数理知识,是为开男女同校的风气之先。后至苏州景海女中读书2年左右,又转学到上海务本女学,直至毕业。1907年江宁学务公所录取她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女子学院,后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1918杨荫榆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任女师大校长期间,竭力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受到北洋政府的赏识。她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并依仗权势打击和排挤进步教师。1924年8月在北师大任教的鲁迅也退回了该校的聘书。1925年5月9日,杨荫榆假借评议会名义开除许广平、刘和珍、蒲振声、张平江、郑德音、姜伯谛等六个学生自治会员。 1925年8月,北洋政府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撤走进驻女师大的武装警察,并批准了杨荫榆的辞职,免去了她女师大校长的职务。

此后十多年,杨荫榆先后任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讲师、东吴大学日文兼教育学教授,执教于苏州女师和省立苏州中学。三十年代中期,她还创办了名为“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的私立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侵华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有一天,几个被日军追逐的妇女逃至盘门新桥巷的杨荫榆家时,杨荫榆立即勇敢地站出来用日语同日军交涉,当众斥责日军的暴行,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凡此种种,刺激了日本侵略军,杨荫榆也就成为日军的眼中钉。1938年1月1日,两名日军以司令部传见为借口,把杨荫榆诱出家门,行至盘门外吴门桥突然开枪击杨,并抛入河中,因见杨荫榆晃动手臂,又开数枪将其射杀,次年安葬于苏州灵岩山绣谷公墓。

杨荫榆女士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仅1年零8个月的时间,曾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这是坏事,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侵略行为,向北洋政府请愿,遭军警镇压,女师大刘和珍等学生遇难。杨荫榆未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校内师生和社会进步人士的谴责。虽然如此,她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的史实却是不能抹去的,她在侵华日军面前不畏强暴的言行,表现了她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她的晚节还是应当肯定的。

杨荫榆女士是中国第一个女性大学校长,她是民国时期的名门闺秀。她勇敢逃出封建包办婚姻,之后终生不再嫁,致力于学术。她曾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 虽然杨荫榆女士有文化,但是她思想刻板,要求学生只读书不要参与政治,曾开除过鲁迅的爱人许广平等进步学生,所以被鲁迅猛批痛骂,并写了《寡妇主义》这章文章讽刺她,后来杨荫榆被广大学生轰下校长宝座。

辞去校长职务的杨荫榆女士移居苏州,抗战爆发后,日本侵占者侵占了苏州,要求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

? 被日本兵追逐的妇女逃至盘门新桥巷的杨荫榆家时,杨荫榆立即站出来用日语同日本兵交涉,当众斥责日本兵的暴行,保护了这些中国妇女。

? 可是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的杨荫榆,大义凛然地斥责敌酋的杨荫榆,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她认为学生只能专心读书的杨荫榆并不是坏人,站在另一方面看,她的想法也不算错。学生应该致力于学业,不要参加政治运动。哪个时代都不会出现当局任命的校长支持学生游行反对当时的当局。以前不会,以后出不会,现在也不会。

杨荫榆女士是令人敬重的历史文化人物,她能活得有成就,死得壮烈,是个值得尊重的女校长。



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人是谁

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人: 鲁迅

鲁迅 (1881~1936)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起,改名树人 鲁迅是

他1918年发 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寻找真理的青年时代 1881年 9月25日(清光绪七 年八月初三),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 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 个秀才母亲鲁瑞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度鲁迅从 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但他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 过许多野史,杂记,特别是那些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 神的着作;对民间艺术,也深切爱好

1893年,因鲁迅的祖父被捕下狱,家庭备受亲友的 歧视和欺凌不久父亲又患重病,并于1896年去世鲁 迅是周家的长子,在家庭由小康坠入困顿中,饱受人间的 冷眼,这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又由于母亲是乡 下人,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孩子亲密相处,从 中知道农民受压迫的苦况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 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洋务"新政"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运动兴起鲁迅不满传统的封建"正道",决心"走异 路,逃异地",于1898年5月,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 次年2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因为 总办(校长)是个维新派人物,矿路学堂看新书的风气 很盛鲁迅经常读《译学汇编》,还读了一些西欧的近 代科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译着,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 严复译述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他从中接受了进 化论的启蒙,后来他又钻研了有关进化论的其他着作,在 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它作为观察社会现象,进 行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思想工具和武器在南京的 4年间, 中国经历了怵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 团运动遭到镇压,八国联军蹂躏国土,这促使鲁迅更加 急迫地寻找新鲜的知识和救国的真理

1902年 1月,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旋赴日本留学 同年 4月,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当时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在东京进行反清活动,留学生中 分为反清与保皇两派鲁迅经常参加反清的集会,课余 还大量阅读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书籍,开始考虑改 造国民性问题他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并在 断发照片上写诗明志:"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示他誓 为祖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决心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 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 略论》,《说□》,与友人合编关于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 状况的专着《中国矿产志》,还翻译科学幻想小说《月 界旅行》,《地底旅行》,进一步表现了青年鲁迅爱科 学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 9月入仙台医学专 门学校他立志学医,是希望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 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学习勤奋,受到教师藤野严九 郎的热切关怀和帮助不久,他在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看见一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 队抓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竟无动于衷这使鲁迅痛 切感到:医学并非紧要,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 壮,也无济于事当时他认为头等重要的还是改变人的 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并 于1906年春天重返东京

当时的东京,以孙中山,章炳麟为代表的革命派,与 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进行尖锐的斗争鲁迅师事 章太炎,与陶成章等革命派往还密切,并成为反清革命 组织光复会的成员1907年,他准备创办文艺刊物《新 生》,但终于失败鲁迅为此而感到寂寞,但并不灰心 他发表《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介绍达尔文的生 物进化学说和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还发表《文化偏至 论》,《摩罗诗力说》,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 历史特点及其存在的偏颇,强调要与"列国"竞争,"其 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立人,就必须反对封 建传统思想,"别求新声于异邦",提倡"立意在反抗, 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因而大力介绍以拜伦为首的 具有反叛精神的"摩罗"诗派鲁迅还与周作人共同翻 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介绍东欧被压迫民族和俄国 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在日本7年,鲁迅广泛涉猎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 学说,文学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并且确定 了用文学作为自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人民的思想解放而抗争的武器

1909年 8月间,鲁迅离日归国,他先在杭州两级师 范学堂,后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1911年10月,辛亥革 命爆发,鲁迅怀着热烈的心情迎接它,绍兴光复后,鲁 迅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是年冬,他创作文言短篇小 说《怀旧》

1912年 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 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于 2月前往南京,在教育部工作5月,他随政府迁往北京,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等职务,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工作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成果 被袁世凯所篡夺,继而发生帝制复辟等丑剧军阀混战, 国家形势日益恶化鲁迅对国事深感失望,便在业余时辑录和校勘古书,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在旧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已经消亡,而新的民主革命的革 命性尚未成熟的历史间隙,鲁迅经历着深刻的思想矛盾 和痛苦,继续坚毅地探索社会和革命的新路

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 1917年,俄国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 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 鲁迅在新的时代潮流的鼓舞下,怀着毁坏封建的"铁屋 子",唤醒熟睡的人们的热望,投身于"五四"新文学 运动,不久即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 编辑工作,置身于当时的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旧 礼教和旧文学的伟大斗争的前列同年 5月,他在这个 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描写 一个因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 的清醒描写和对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的刻画杂糅在一起, 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 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 喊",也是鲁迅战斗史上新的开端

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 《阿Q正传》 等十几篇小说,后编成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呐喊》,并于1923年8月出版《呐喊》反映了从 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 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人力车夫,被 压迫农民等形象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激动了青年读者的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鲁 迅是择取中国文化遗产优秀成分和采用外国良规加以融 合发展,创造现代小说的杰出代表,并成为中国现代文 学的伟大奠基人

《孔乙己》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批判 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剧性格,表达了作者对于造成这种性 格的文化教育制度的有力鞭挞

《药》描写革命者夏瑜 的牺牲和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了医治儿子疾病所表现 的无知,并且通过"药"——蘸着革命者的鲜血的馒头 而联结起来作品深刻地揭示革命者与群众的隔膜,揭 示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最后夏瑜坟上的 花环暗示着革命后继有人,给作品增添了乐观的色彩 《一件小事》通过"我"乘人力车所遭遇的一个意外事 故,对比地描写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行为,性格,触 及了知识分子应该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要思想在《呐 喊》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作品

《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及回忆,描写 旧中国农村急速破产的萧索,凄凉的生活图景闰土曾 经是一个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但是在兵,匪,官,绅的 重重压榨下,曾几何时,便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人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阿Q正传》 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 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阿Q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 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自我 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此外,他 还沾染了游手之徒的狡猾小说集中反映阿Q在辛亥革 命中的表现和命运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对它 深恶痛绝,但封建统治者在革命到来时的惊惶,却使他 快意并要求革命可是这场革命忽视农民的力量,反而 跟封建阶级相勾结未庄一切依旧,只有阿 Q被抓去枪 毙这个结局是对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的彻底批判小说塑造了阿 Q的不朽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从而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由于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鲁迅对农民问题 的深刻反映,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没 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的启蒙教育问题还有待 于解决这在《风波》里也有真实的反映此外,反映 农民生活的还有《社戏》,它描写已经逝去的美丽的童 年,赞美农民的质朴,诚实的心灵

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 奋起抗争,同时还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 思想的残酷统治,显示了作者是从被压迫人民中站起来 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反封 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

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五四时期,他写了许多杂感和论文,大都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收 入《热风》和《坟》里这些作品尖锐泼辣,形象生动, 带有广泛的社会批评的特点有的严正批判封建的父权 思想和节烈观念;"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 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 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 报》的讽刺画而发的"(《热风·题记》)它们总是把 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同守旧派所宣扬的旧文化,旧 道德摆在对立的地位;有时则以生命的发展来论证社会 改革的必要,坚决站在新事物方面来反对一切封建旧事 物,并相信启发人民的觉悟,可以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 这些杂文所表现的不拘一格的形式,寓热情于冷峻之中 的文笔,通过抨击时政和鞭挞习俗揭示生活哲理,并将 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鲁迅 风"鲁迅杂文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 一代的杂文作者

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大胆地正视现实的各 种矛盾,他的小说和杂文,反映了极其深广的真实的历 史内容他对于旧中国的一切,对于几千年的传统势力, 传统思想,比同时代许多人了解得多,而且看得深透他 从旧营垒中来,站在不妥协的革命者的立场上,反戈一击, 能给旧事物以致命的打击他是对旧势力,旧思想揭露 最深刻,斗争最坚决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在中国革命史, 思想史上的这些杰出贡献,是从"五四"文化革命中就 充分显示出来的他把旧社会的一切暴露出来,是为了 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推动社会的改革他自觉地"听将 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帝反封 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战斗 作用

从1920年秋到1926年夏,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 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致力于系统研究和讲授中国 小说史后来他把讲义整理成《中国小说史略》出版 它打破了中国小说历来无史的局面,是一部开创性的学 术着作鲁迅还从事翻译介绍工作,出版俄国和日本的 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译着他还支持青年的文艺活动, 帮助他们学习和战斗,因而成了进步青年爱戴的导师

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到1921年中国***成立后, 逐渐发生分化这时革命中心转移到南方,北京文化界 显得寂寞和荒凉鲁迅又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 他在□徨探索,但仍继续战斗

1924至1925年,鲁迅继续创作短篇小说《祝福》, 《伤逝》等11篇,编成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继续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 《祝福》描写一个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新寡 之后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希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换 取最起码的生活但不久便被婆家逼嫁到山□里去当 她第二次在鲁家出现,那是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 叼走之后因她再嫁再寡,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 不许她沾手祭品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相恐吓,要她到 土地庙捐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她默默地忍受和挣扎, 捐了门槛,但主人还是不许她摆设祭品她从此失魂落 魄,不久便沦为乞丐,并且怀着对阴间的恐怖和疑惑,死 在年终"祝福"的街头上祥林嫂是中国人民最悲惨的 典型,她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精神创伤小说通过她的一 生,揭露封建主义的极端野蛮性和残酷性,表明社会环 境已迫使被压迫人民走到绝境《离婚》中的农村妇女 爱姑,大胆泼辣,丈夫要离弃她,她闹了整整三年但对出面调停的豪绅七大人却寄托幻想小说着重描写爱 姑会见七大人的场面,从七大人的矫揉作态,故弄玄虚 在爱姑内心所引起的反应,写出爱姑精神上的深刻弱点, 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失败结局这又一次揭示了封建主义 思想统治的严重性,说明被压迫人民必须在启蒙教育下 克服本身的弱点,才能走向更坚决更持久的斗争

在新文化队伍分化的形势下,探索知识分子在民主 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生活道路问题,是一 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鲁迅的《彷徨》集比较集中地描写 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他们个人奋斗的破产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本来是有理想也有作为的,可是 几经波折,他便成为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 物,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能自拔, 失去了一切决断的能力和战斗的意志《孤独者》中的 魏连殳,这个曾挂着新党头衔的人物,黑暗社会对他的 打击是很大的,他受到流言和失业的威胁,几乎要挨饿, 求乞了最后他妥协了,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 一切",并以一种愤懑的心情和玩世的态度来对待它,终 于带着深刻的精神创伤寂寞地死去这两篇小说反映了 革新势力和传统势力之间的矛盾,弥漫着革命退潮时期 沉重的历史气氛作者以无比激愤的心情,描写人物的 遭遇和痛苦,同时也批判他们性格的弱点《伤逝》里 的子君和涓生,则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 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勇敢地冲出旧家庭可 是当他们建立了新家庭以后,子君便认为目的已达,沉 湎在小家庭的生活琐事中一旦失业的打击到来时,子 君便无以自处,涓生则急于救出自己于是爱情终于破 裂,最后不得不分手子君回到她父亲的严威和旁人的 冷眼的环境中去,不久便死去了涓生陷入了悔恨和悲 哀中,他在□徨和探索,但新的生路在哪里呢他还是 迷惘的这个爱情悲剧表明,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不 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的

比起《呐喊》来,《彷徨》较多地流露了作者当时 忧郁,□徨的情绪,但他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却是同 样清醒和深刻的,在艺术技巧上,他对小说艺术形式的 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比以前圆熟,表现也更 加深切

鲁迅善于"杂取种种人"来塑造典型形象,并运用 "画龙点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加以刻画他的艺术语 言十分精练,对话简短传神他的描写真实,朴素,不 借助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场面来展 现人物的性格鲁迅的小说显示一种冷隽而深切的风格 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鲁迅的小说使中国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的 作家,他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首先提出启发农民等被压迫群众的革命性,提高他们的 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这在以农民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的 民主革命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鲁迅在创作上达到 的另一伟大成就,是用生活的真实来深刻地表现知识分 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成分,同时也反映他们 的个人主义及其抗争的软弱性这些伟大的成就,是同 时代的其他作家未能达到的

1925年前后,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胡适等,政治 上日趋保守,鲁迅却继续在文化领域作战,他参加了语 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支持了《晨报副 刊》,《京报副刊》,编辑了《莽原》周刊等在北京 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中,他站在进 步学生方面,痛斥"甲寅派"压制学生的罪行和复古主 义的论调,揭露"现代评论派"陈源等的仗势欺人和流 言诬蔑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惨案中,他痛悼死 难者,总结斗争教训,并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帮 凶,提出严重抗议他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 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号召青年要成为真 的猛士,跟敌人进行持久的不妥协的斗争这一时期的 杂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向激烈的政治斗争《论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传 统的中庸之道的战斗檄文,他提出"痛打落水狗"的主 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表明鲁迅韧性战斗的彻底 革命精神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并充分反映无产阶级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杂文,收在《华 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坟》的后半部

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鲁迅感到原有的思想武器已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他从现实斗争中不断接受社 会革命论的思想,进一步激化了他世界观中新旧思想的 矛盾他并不讳言自己的思想矛盾,而是更无情面地解 剖自己现代文学的第一部散文诗集《野草》,和当时 所写的一些书信,杂文,突出地反映了他解剖自己的努 力

《野草》写于1924至1926年,共收入23篇作品它 们尖锐地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又反映了作者追求 新的革命道路,而又未能找到的内心矛盾和在探索中前 进的革命精神作品的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采多姿, 既有象征主义的方法,也有类似杂文的讽刺作者的思 想主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但 由于环境关系"难于直说",有的作品意思比较隐晦

为了避开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和迫害,并出于对南 方革命斗争的向往,以及个人生活方面的原因,鲁迅于 1926年 8月南下,任厦门大学教授,开设"中国文学史" 等课程,后来整理成《汉文学史纲要》出版他还写了 5篇"旧事重提",后来合以前所写的5篇,辑成散文集 《朝花夕拾》出版这些作品以亲切的笔调,沉郁的感 情,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片断经历,侧面地勾 划了古老中国的社会面貌在回忆往事和追怀保姆,父 亲,师友的同时,渗透着鲜明的爱憎,闪射着反封建主 义的怒火,以及对于"现代评论派"正人君子的旁敲侧 击他在厦门所写的《写在〈坟〉后面》,对过去的斗 争经历和思想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解剖,第一次作 出了"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 的着名论断这表明鲁迅经历多年的现实斗争之后,正 在酝酿一次思想飞跃:他鲜明地批判了唯心史观,踏上 了唯物史观的门槛

轰毁进化论思想,转变成阶级论者 经中国*** 的推荐,鲁迅于1927年 1月到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 和教务主任此后他和***人,革命青年有了密切的 联系,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他 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 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而 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4月10日,在革命军胜利进军 的欢庆声中,他写出《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引用 列宁的名言作为立论的根据,要人们吸取教训,力戒"小 有胜利,就陶醉在凯歌中",以防敌人"乘隙而起"他 主张"不断进击",将革命进行到底两天后,蒋介石 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 也大肆捕杀***人和革命群众鲁迅召集中山大学各 主任紧急会议,力主营救被捕学生,结果无效他愤而 辞去中大的一切职务在白色恐怖中,他继续在广州坚 持写作和斗争,这些文章收在《而已集》里

剧烈残酷的阶级斗争,深刻地教育着鲁迅过去他 以为压迫,杀戮青年的,大概是老人,现在知道不然了 他"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 或则助官捕人"(《三闲集·序言》)他过去信奉的 进化论,被彻底"轰毁"了,从此他开始转变成阶级论 者在阴霾满天的白色恐怖中,他无所畏惧地站到无产 阶级的战斗行列中来

1927年10月,鲁迅由广州到达上海他和许广平同 居,在这里开始了后期10年光辉的战斗生活"这时有 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 "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 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到上海不久,鲁迅就接编《语丝》半月刊,与郁达 夫合编《奔流》月刊,还参加了革命互济会,跟中国共 产党取得联系1928年,由创造社,太阳社发动,鲁迅同 他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为了正 确阐明问题,鲁迅翻译和钻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 联系中国革命及文艺运动的实际,发表了许多精辟意见, 对创造社等的"左"倾错误提出正确批评,这有助于无 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1929年,鲁迅主编《科学的 艺术论丛书》,先后翻译出版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卢那卡尔斯基的《文艺与批评》和苏联的一些着名论着 在认真学习革命学说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惟新兴无产 者才有将来"这期间,他和柔石等组织朝花社,介绍 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新兴的木刻艺术,先后出版《朝 花周刊》和《艺苑朝华》等1929年 9月,儿子海婴在 上海出生这两年的杂文收在《三闲集》里这个集子 反映了他在论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想变迁,表明 他逐步掌握新的思想武器的历程

记念刘和珍君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 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人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编辑本段刘和珍简介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金,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着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着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师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

1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

2总体思路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下面详述之。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鲁迅的妻子是谁?

鲁迅早年在不情愿之下,奉母命与朱安结婚,后鲁迅与其女学生许广平相恋、同居,生下儿子周海婴。周海婴之子为周令飞。周令飞在1980年代时与来自台湾的女同学张纯华相恋并移居台湾。

祖父周福清1871年(同治十年)中进士,曾入翰林,后因个性刚烈,在县令任内得罪当朝大官,宦途无望,故以捐纳得官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

鲁迅有三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椿寿(1893~1898)、一个妹妹:端姑(1888年,出生十月即早夭)。

鲁迅对青年人非常爱护,当作自己的子弟看待。受到鲁迅指点、教导、培养的学生非常多:孙伏园、增田涉、丁玲、萧红、萧军、黄源、魏建功、唐弢、周文、傅斯年、罗家伦、柔石、殷夫(白莾,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将领)、

许钦文、刘和珍、尚钺、许广平、胡风、李霁野、李何林、曹靖华、韦素园、韦丛芜、冯雪峰、章廷谦、台静农、金溟若、张我军、张秀哲、洪炎秋、李秉中、徐梵澄、吴耕民等。但若不受教者,鲁迅也不假辞色,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只要学生考不好,发考卷时,丢给学生。

鲁迅最好的朋友是许寿裳,曾密切交往的朋友也很多;例如郁达夫、瞿秋白、茅盾、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与记者曹聚仁、史沫特莱有过交往。教育部时期的同事常来往除了许寿裳还有钱稻孙、齐寿山(齐如山的弟弟)、马裕藻(即马幼渔,马珏的父亲),邻居俞芳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许广平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

许广平在1968年3月,受“四人帮”逼害,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个人经历:

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士大夫的家庭里。祖父曾任浙江巡抚,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

1917年,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1918年,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本科。

1919年,许广平投身五四运动,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编辑,曾发表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意见。

1921年,毕业于直隶女师,担任了短时期的小学教师。

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192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与鲁迅一起发起揭批驱逐北师大校长杨荫榆的运动。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同车南下,到广州的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

1927年1月,鲁迅也到了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许广平任他的助教。4月15日, 广州的反动派进行了反革命大屠杀。腥风血雨笼罩了广州城。鲁迅愤而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10月3日,许广平和鲁迅在上海开始共同生活。

1930年,鲁迅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许广平曾多次陪同鲁迅外出避难。

1936年10月,鲁迅与世长辞后,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的未竟之业。

1937年4月,她将鲁迅1934至1936年的杂文13篇编成《夜记》出版。又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了《鲁迅书简》的影印本及《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11月上海沦陷后,为了保护鲁迅的全部遗稿及其他遗物,留在上海。

1938年4月,编成了《集外集拾遗》。同年8月,由胡愈之发起,许广平、郑振铎等二十人组成“复社”,以“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名义,在中国***的领导和资助下,编辑出版了六百万字的《鲁迅全集》(二十卷本)。同时,许广平大无畏地投入了抗日斗争。她积极为抗日将士募捐日用品、药物和其他慰劳品,许广平为《上海妇女》《妇女界》《上海周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文汇报》副刊《世纪风》等报刊杂志撰稿, 并发表了大量纪念鲁迅的文章,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宣传。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开进上海租界,许广平在寓所被捕,关押在北四川路日本宪兵司令部,备受折磨,却宁死不屈。最终在关押了76天之后,内山书店为她保释。“食她之赐”安全隐藏4年之久的郑振铎称颂她为“中华儿女们最圣洁的典型”。

1942年3月1日,许广平得以释放。但遭此迫害,双腿已不良于行,头发白了许多。

1945年12月,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任常务理事。翌年,被推选为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

1946年秋,将经征集到的鲁迅书信手稿和抄件八百余封整理出版了《鲁迅书简》。接着又秘密北上,整理鲁迅北平故居的手稿和藏书,并会见了中共驻北平办事处的叶剑英等人。

1947年,担任上海妇女联谊会主席,积极为《民主》周刊等撰稿。这时,她与上海学联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了密切的接触,不仅对学生们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表示道义上的声援,而且还多次慨然捐款。

1948年10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经香港秘密转入解放区。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0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政务院副秘书长。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一直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外还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妇委会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解放后不久,许广平把鲁迅着作的出版权上交给国家出版总署,还将鲁迅的全部书籍、手稿及其他遗物捐赠国家有关部门。

1955年6月19日,率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访问演出。由上海越剧院组成的中国越剧团,赴民主德国等国访问演出。

1959年10月,完成将近十万字的《鲁迅回忆录》。

1961年春,率中国妇女代表团第一次赴日本访问。在29天里参观视察了27个城市,并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专门约见了溥杰的夫人嵯峨浩。

1961年6月6日,经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审批,加入中国***。(“196166是我有历史意义的一日。我活着,要为中国、人类做些有益的事。”——许广平)

1968年3月3日,因受“四人帮”偷盗鲁迅全部书信手稿一事的刺激,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终年70岁。

许广平故居位于广州市北京路高第街内许地(33号、34号),面积约100平方米,为两层建筑,是广州市为数不多的名人故居中唯一以妇女为代表的故居,1994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故居是颇具岭南特色的两房合院,由许广平的侄子及后代居住。许广平属许家的第七房,她的故居历经160多年,全是砖木式结构。

原来的大宅院被分隔成各家各户。两边厅房外的四扇木雕门上的镂刻、浮雕装饰已色彩斑驳。小天井被三间违章搭建的厨房占领着。

因年久失修仅可隐约看到两边厅房外立的四扇色彩斑驳的木雕门,木结构的支撑大多已剥落残裂。仅可从青砖大屋屋脊的垂兽装饰隐约看出当年许氏家族的辉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许广平

关于“杨荫榆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186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