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集---> 《荀子》赏析(荀子·非十二子的荀子简介)

《荀子》赏析(荀子·非十二子的荀子简介)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集     发布时间:  2024-01-25    点击:  290 次

《荀子》赏析

网上有关“《荀子》赏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荀子·非十二子的荀子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

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

百度百科-荀子

荀子·非十二子的荀子简介

荀子的弟子有李斯、韩非子、张苍。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简介

《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而关于春秋时期荀氏的记载见于(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年《传》正有“荀息”亦称“荀叔”之文,所以原氏黯即为荀息,被封荀国故地以地为姓。

荀氏的传承为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曾为晋国中行将,故后裔别为中行氏,林父生荀庚,庚生荀偃,偃生荀吴,吴生荀寅。荀寅在与赵鞅的斗争失败后,中行氏族人为了避祸,又纷纷改回荀氏,这就是赵国荀氏的由来。

战国思想家荀子资料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著名思想家荀子简介:一个崇尚法治的儒家学者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名况,字卿,是杰出的思想家、 政治 家和文学家。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荀子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荀子简介

 荀子是出生于公元前约313年,并逝世于公元前的238年,周朝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和 教育 家,在政治方面、文学方面、哲学方面和教育上取得的成就都堪比卓著,至今仍对后人的相关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的人。

 荀子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游学的人。从其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游学生涯,且在其十五岁至七十岁左右之间,曾三次游学至齐国,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的人。荀子也是曾在楚国担任兰陵令,并最终逝于楚国的人。

 荀子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引用?赋?的名称,并在写赋的时候第一个选用?问答体?的人,他同时也是被世人列为?辞赋之祖?之一的人。

 荀子是著作集《荀子》、《仁学》和《劝学》等著作的作者。?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被称之为其 名言名句 而被世人所佳赞和引用。荀子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的人。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荀子是主张?性恶论?,强调?人性本恶?的本性,而对主体天生就被赋予的道德观念持否定态度,并强调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对人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人。荀子是我国的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尊师重教?价值观念取向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天地君亲师?的教育观念流传至今。

荀子教育思想

 荀子是周朝战国时期的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哲学上,还是在教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对古代 文化 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乃至当今,荀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政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我国的教育史,第一个注重?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并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即是荀子,但是荀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好坏是受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综合影响,而非先天 决定 。关于荀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教育的作用方面。荀子认为,教育的最大作用或意义即在于将人?恶?的本性逐渐转化为?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教育,使人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并改善或扭转人的命运。因此,荀子认为教育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因素。

 二是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方面。关于教育的目的方面,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向学者传播知识,不断增加学者的知识底蕴,使学者博学多识。

 关于教育的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尤其是《礼》和《乐》这两部儒家经典名著。因为这些儒家经典名著对于规范学者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子子道主要内容

 荀子,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 礼仪 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子道篇》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指子女应该怎么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荀子认为孝敬父母的孝道固然应该遵守,但这其实只是一个人很小的德行,顺从上级也只是人的中德,只有遵守道义才是真正的有道德,这是人的大德,也可以说这是?大孝?。

 一个公认的孝子不服从 命令 的情形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那么父母就会有危险,如果不服从命令则父母则更安全,这种情况下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忠诚;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父母就会受到侮辱或者感觉耻辱,如果不服从命令,父母则会感觉很光荣,那么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很有道义的行为;第三种情况如果服从命令,就会变得如禽兽一般,不服从命令则显得谦恭有礼,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恭敬的行为。

 因此不能以对父母的命令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地孝顺,有时服众是对父母不孝,而不服从是对父母真正地恭敬孝顺。文中还以孔子与其弟子的答问来对此进一步阐述,如同君主需要敢于纳谏的臣子一样,孩子也不能一味服从父母,合乎道义才是真正的孝顺与忠诚。

 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其他问题,如结尾 段子 路问孔子,君子为何没有忧虑,孔子说其实是心态问题,他说:?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这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很有启迪意义。

猜你喜欢:

1. 荀子的教育思想内容是什么

2. 荀子的故事有哪些

3. 荀子有什么故事

4. 孔子荀子的关系

5. 百家争鸣的历史故事介绍

6. 韩非子的故事有哪些

荀子·天论的简介

中国古代的历史,自秦朝以来,基本就是 的发展史。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政策的实施, 开始正式作为封建帝国的官方哲学而流传于世。 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提倡人治,靠圣哲、贤人的力量感化众生,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可就是这样一个提倡人治的学派,竟然诞生出一个提倡法治的儒学宗师,他的思想学说,影响了整个封建时代,是儒家先秦时期最富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此独树一帜而惊才艳绝的人物是谁呢?> 姓氏被叫错两千多年的悲剧人物 >这个人我们多多少少听过他的一些名头,他叫 。> 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人,也就是今山西安泽人。战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这其实是一个错误。有人说,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所以称呼荀子为孙卿。>可是,除《史记》,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荀子为「孙」。特别是《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孙」。韩非为荀子学生,其著作也称「孙子」。所以,称荀是后起之说,荀子当为孙子。> 「三进三出」的最牛校长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黄老思想家,有的说他是经师,是专制主义理论的祖师……>荀子之所以如此引人非议,在于他思想之驳杂。先秦诸子的思想倾向都很鲜明,学派归属一般不成问题。只有荀子是个例外,在他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中融汇了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气象,奠定了荀子思想巨人的独特地位。而他这种驳杂的思想来源,与他在稷下学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稷下学宫可谓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学术机构,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王招集天下贤才而「尊宠之」。田骄、慎到、接子这些著名的学者,都齐聚齐国稷下学宫,号为列大夫,享受优渥的政治生活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荀子来稷下游学,但他对诸子之事都有批评,认为「非先王之法」,当时的他已经五十岁了。>公元前286至前285年,齐王灭掉了宋国,荀子曾进行谏诤要重视德治,但当时刚取得军事胜利,正在高兴头上的齐王怎么会扫自己的兴呢?荀子的主张当然不获采纳,于是失望的荀子就离开了齐国,结束了他第一段稷下学宫的生涯。>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王国之师攻齐,陷齐都临淄。齐襄王复国后,吸取先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惶迁都于陈。>荀子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由于田骄等老一辈的学者已死,慎到、接子又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可谓稷下学宫的领袖,成为稷下学宫有史以来最牛的校长。>一生漂泊,客死他乡>齐襄王死后,荀子在齐国郁郁不得志,秦国于此时聘请他入秦,荀子遂离齐赴秦,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自然地形等都进行了考察。他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力术止、义术行」。秦昭王虽然口头称善,但他事实上正忙于兼并战争。所以荀子的学说在秦国无法得到推广,于是荀子又只好离开秦国而往游他国。>后来,荀子到了赵国,曾在赵孝成王前与临武君议兵,提出了「善用兵者」「在乎善附民」的主张,以「王兵」折服了临武君的「诈兵」,使赵孝成王和临武君都不得不称「善」。但处于「争于气力」的当时,赵王「卒不能用」。于是他只好离开家乡而又回到齐国。>齐国这时齐王建在位,但朝政由齐襄王的皇后控制。荀子向齐相进言,论述齐国内外大势,劝他「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并对「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的弊政进行了批评。>结果,正如《史记·孟荀列传》所载:「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荀子冷言进谏反而受到了谗言的攻击,因此他在齐国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他转而赴楚,正碰上楚灭鲁新得兰陵之地,因而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荀子在楚为兰陵令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任职不久,就有人向春申君进谗,于是他只好离楚而回到赵国。在家邦,荀子这次得到了较高的礼遇。任他为「上卿」或「上客」。楚人听到后,就劝谏春申君,春申君又「使人请孙子于赵」。荀子致信辞谢,对楚政多所批评。春申君深为后悔,又一再坚请。可能是为春申君的诚意所动,荀子又回到楚国,复任兰陵令。>前238年,楚考烈王卒,春申君死于政治斗争。荀子失去政治上的依靠,废官居家于兰陵。「着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最后客死于兰陵,结束了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传奇人生。>  「法律和道德一样重要」 >在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学者们的观点大多「非黑即白」:有的觉得道德至上,道德能让统治更稳定和谐,比如儒家;有的认为法律是万能的,一切问题用法律都能得到圆满地解决,比如法家。>作为独树一帜的传奇人物,荀子,一个儒家的「宗师级高手」,他思想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他在强调德治的同时,并没有处于学派观点的偏见,清晰地认识到法律可以弥补许多道德「管不到」的灰色地段,德治与法治应该放在同等的地位,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他「隆礼重法」的著名思想。>「隆礼」「重法」,是荀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而提出的新思想,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欲,「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有欲必有争,因此人性是恶的。「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要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藉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并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他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把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结合起来。>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也就是说,在礼法关系上,「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是法律制定的来源依据,法是对礼的必要补充。「宽猛相济」,礼法结合,王道霸道并用,提示出维护统治秩序的真谛,既需要暴力的强制,更需要说教的教导。> 将「霸道」与「王道」杂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辩题,就是霸道为上,还是王道为上的问题。这也是儒家和法家争锋的焦点。「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霸道」指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政策。>对礼法、王霸之争,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他认为,「王道」和「霸道」并不是不能兼容。由此提出了礼法并举、王霸统一的主张。他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只是法的特点表现为通过赏罚来维护等级秩序。>荀子毕竟是一位儒家的学者,他认为在礼与法的关系上,还是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他把「法治」成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如果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也就是说,礼义是立法的精神,是立法的原则。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总之,荀子的礼法兼施、王霸统一,是对对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法儒并用的先河。> 思想光辉照古今 >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对于维护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谭嗣同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纵观历史,我们发现谭嗣同说的基本属实,历朝历代的皇帝,虽然都尊崇儒学,但都基本沿用了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事实上,汉王朝建立后,经过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至汉宣帝时,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遂被确立为「霸王道杂之」的基本国策而延续下来,也被称之为「儒皮法骨」,就是外表包装了层儒家思想,其实奉行的是法家学说。>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莫不以儒家文化与法家文化互为表里,以礼治与法治、王道与霸道兼施并举,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的基本国策,这充分反映了荀子学说对中国封建文化的深远影响。>直到今天,「隆礼重法」的思想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从近代走到今天,打破了人治的尊崇,实现了法治的普及。虽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很多人对法律依然存在误解,但我们需要警醒的是,法律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从一个「人治」的极端,又走向一个「法治」的极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思其中的道理。

《天论》节选自《荀子·天论》,有删节。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0),名况,当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主要为荀子所著,共三十二篇,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

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其主要思想是,社会是清明富足还是动乱不堪,也全是人事的结果,和自然界(所谓的“天”)也没有什么关系。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放到战国时期看,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天论》语言富于文采和气势。比如第一段中“强本而节用……妖怪不能使之凶”和“本荒而用侈……妖怪未至而凶”这两节文字意思相反,字句工整相对,从整体上看,运用了对比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而这两节文字分别又是由两组排比句构成,文字的工整严密令人叹服。



《先秦散文·荀子·致士》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荀子·致士》原文鉴赏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①:朋党比周之誉②,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③,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④,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⑤,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⑥,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⑦,定其当不当⑧,然后出其刑赏而还与之⑨。如是,则奸言、奸说、奸事、奸谋、奸誉、奸诉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诉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⑩。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11),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诗》曰(12):“惠此中国(13),以缓四方(14)。”此之谓也。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15);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16)。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诚信如神,夸诞逐魂(17)。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18)。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

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19);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20),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21),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书》曰(22):“义刑义杀(23),勿庸以即(24),女惟日未有顺事(25)。”言先教也。

程者(26),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27)。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28),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29),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30),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极也,不可以加矣。

君者,国之隆也(31);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师术有四(32),而博习不与焉(33)。尊严而惮(34),可以为师;耆艾而信(35),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36),可以为师;知微而论(37),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38),树落则粪本(39),弟子通利则思师(40)。《诗》曰(41):“无言不讐,无德不报。”此之谓也。

赏欲不僭(42),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若利*。(43)

注释 ①衡:平;衡听即不偏听。显幽:洞察幽隐。重明,明之又明。 ②比周:结党营私。 ③加累:加罪于人。谮(zen),诬陷。 ④隐:私。雍,通“壅”,塞。 ⑤禽犊:见《劝学》篇注。 ⑥官:正当。衡,通“横”。 ⑦誉:当作“举”。 ⑧不:原作“而”。⑨出:原作“士”。与,对付。 ⑩方:并。尚,上。尽,通“进”。 (11)挟:通“浃”,遍,彻。顾千里说“礼”字下当有一“义”字。 (12)见《诗经·大雅·民劳》。 (13)中国:国中,指京师。 (14)绥:安抚。 (15)作:始。 (16)少顷:短时间。旷,缺。 (17)夸:矜夸。诞,狂妄。郝懿行说这四句与上下文不连贯,怀疑是他篇误脱。 (18)“不”字原脱。 (19)耀蝉:用火照蝉捕捉。 (20)“者”字原脱 (21)容:容纳。 (22)见《尚书·康诰》:文字与今本《尚书》不尽相同。 (23)义:好的。庸,用。女,你。 (24)女:同汝。惟:只。 (25)即:即刻,马上。(26)程:度量的总名。 (27)节:法度。 (28)叙:排顺序。 (29)陵:严密。 (30)文:文明。 (31)隆:尊。 (32)师术:为师之道术。 (33)与:读去声,在……之内。 (34)惮:敬。 (35)耆(qi,音奇):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36)陵:逾越师说。犯。违逆。 (37)微:精微。论,通“伦”。中理。 (38)回:旋流。 (39)粪:做肥料。本,树根 (40)通:显达。利,利禄。 (41)见《诗经·大雅·抑》。 (42)僭(jian,音见):超越法度。 (43)这一段文字亦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今译 听政公平、洞察幽隐、明之又明、黜退奸邪、进用贤良的方法:互相勾结的称誉,君子不听;毁害、强加罪责的诬陷,君子不采用;私忌壅塞的人,君子不接近;用财物贿赂的请求,君子不答应。所有邪僻的言论、邪僻的说辞,邪僻的事情,邪僻的计谋、邪僻的称誉、邪僻的诉说,不正当而且横逆而来的东西,君子非常谨慎地对待。听到的东西都明白地举出来,确定是合宜还是不合宜,然后拿出刑罚和奖赏来对付他们。如果这样,奸邪的言论、奸邪的说辞、奸邪的事情、奸邪的计谋、奸邪的称誉、奸邪的诉说就没有地方施用了;忠诚的言论、忠诚的说辞、忠诚的事情、忠诚的计谋、忠诚的称誉、忠诚的诉说就无不明晓通达,一齐起来奉送到君主面前了。这就叫做听政公平、洞察幽隐、明之又明、黜退奸邪、进用贤良的方法。

河潭的水深了,鱼鳖就归向它;山中的林木茂盛了,禽兽就归向它;刑罚和政令公平了,老百姓就归向它;礼仪完善了,君子就归向它。所以,礼仪到了身上行为就端正,正义到国家政治就开明,能够把礼仪普及开来美名就显着,天下仰慕,令行禁止,王者的事业就完成了。《诗经》说:“在首都施惠,并安抚四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河潭是龙鱼居留的地方,山林是鸟兽居留的地方,国家是士民居留的地方。河潭干枯了龙鱼就会离去,山林毁没了鸟兽就会离去,国家失掉了政令士民就会离去。

没有土地,人民就不能安居;没有人民,土地就守不住,没有道德、法制、,人民就不会归顺;没有君子,道德就不能兴起。所以土地和人民,道德与法制,是国家的本原;君子是道德和法制的关键,片刻都不能废缺。得到君子国家就能平治,失去君子国家就会混乱;得到君子国家就能安泰,失去君子国家就会危殆;得到君子国家就能存在,失去君子国家就会灭亡。所以,国家有好的法律而混乱的,有这样的情况;有了君子而混乱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有记载说:“平治生于君子,混乱生于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得到大众,就能感动上天;心情舒畅,就能益寿延年;忠诚信实,就能心如神明;矜夸妄诞,就会损伤精神。

君主的忧患,不在于不谈论使用贤人,而在于不确实一定使用贤人。谈论使用贤人的,是嘴巴;黜退贤人的,是行动;嘴巴和行动相反,而想要贤人到来、不贤的人退走,这不也是很难的吗

用火光照蝉捕捉的人,只要务求使他的火光明亮、摇动那里的树木而已;火光不明亮,虽然摇动那里的树,没有用处。如果君主有能够彰明自己德行的,天下就会归顺,象蝉归向明亮的火光一样。

监临政务、接待人民要以正义、机变来应付,度量宽宏、广泛地容纳,用恭敬的态度为先,这是政治的开端,然后用中正、和协、明察、果断来辅助,这是政治的鼎盛。然后进用、黜退、惩罚、奖赏。这是政治的终结。所以,把一年的时间作为开端,三年的时间作为终结。把终结作为开端,政令就行不通,而且上下怨恨,混乱就从这里开始了。《尚书》说:“虽然是正确的刑罚和杀戮,也不要立即就执行,你只说没有处理好政事。”说的就是要先行教化。

度量衡是万物的标准,礼仪是法度的标准。度量衡用来确立数目,礼仪用来确立人伦;德业用来排定职位,才能用来授与官职,凡是法度的细目都务求严密,而长养人民的措施务求宽松;法度的细目严密国家就文明,长养人民的措施宽松国家就安泰。上面文明,下面安泰,这是功名的极点,没有比这更高尚的了。

君王是国家的至尊,父亲是家庭的至尊。至尊只有一个就可以平治,有两个就会混乱。从古到今,没有过两个至尊互相争夺而能够长期维持的。

做老师的道术有四种,可是广博地学习不包括在内。尊严而恭敬,可以做老师;年事高而讲信用,可以做老师;诵读说解而不逾越违逆师说,可以做老师;能认识知识的精微而合于事理,可以做老师。所以做老师的道术有四种,可是广博地学习并不包括在内。水深了就能产生旋流,树叶落了又成为树根的肥料,学生显达了就会思念老师。《诗经》说:“没有什么话没有回声,没有什么恩德没有回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奖赏不希望超过法度,刑罚不希望泛滥。奖赏超过法度小人就会得到好处,刑罚泛滥就会危害到君子。如果不幸地出了差错,那就宁愿奖赏过度而不要刑罚泛滥。与其危害善人,不如让小人得些好处。

集评 宋·高似孙:“文字纵横,议论有反复曲折”。

明·姜宝:“耀蝉一段比喻最中人主用明之要。……此等大议最宜潜玩。”

明·顾鼎臣:“申上道法之要,变换收捭,道劲简切,有万斤之力。”

明·赵瑶:“此篇是荀卿见理明心之文字。”(以上见《二十九子品汇释评·荀子》

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荀子》:“韵语引起,殊洗炼。……意刻而语隽。……寥寥数言,抵得一篇《师说》。

总案 这篇文章详尽地阐明了贤士对于治国的重要性和如何才能招致贤士的道理。荀子首先论述了“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的道理;接着论述国家“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他还认为君主要用贤必须言行一致;他还认为临事接民要“以义应变”、“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以礼为“准”,“上文下安”这才是功名之极。文中还有论“师术”一节,指出怎样才能为人师,文句虽不长,论者却认为抵得一篇《师说》。最后极言君子之可贵,宁僭赏而利*,勿滥刑而害善,语意极激切,这是荀子自己感触忧愤的呼声。

这篇文章论证平正深刻,文字纵横捭阖,抑扬讽咏,辞旨生动。文中有排比句法,是荀子文章中常常运用的方法,使其文声情并茂,如他论君子的重要性,说“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词意道劲,如有万钧之力。

学至于行而止矣的出处?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译文: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这句话出自出自《荀子·儒效》

儒效篇,是儒家经典着作《荀子》的第八篇。本篇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儒雅、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的重要性。

作品赏析:

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着《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于“《荀子》赏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shiji/126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